時景初一把扶起兒子,笑著開口:“好,為父和你娘親都好,還有你妹妹也好,倒是你,在京城過得如何?”
看丈夫還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許卿如開口打斷:“夫君,有什么想說的,等進了府再說吧。”
時景初爽朗一笑:“瞧我,一高興就把什么都忘了。”
時愿跟在爹娘身后,走進大門,經過一條前廊后,便看見有兩頂軟轎候在此處。
在路上時她就聽娘親講過,京中的府邸是當年先祖皇帝賞下來的,占地極大,足足有五進,是云城府邸三倍有余。
這么大的府邸要光是靠兩條腿走,那且是得走一會兒了。
所以這軟轎一看就知道是給她和娘親準備的。
時景初是習武之人,本就不耐煩坐轎子,再加上這幾步路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于是選擇和兒子一路走回去。
時愿上了轎子坐穩后,四處打量了一番。
許是因為這軟轎子在府內,比她之前見過的轎子要輕便許多。
不過輕便卻不代表不精致,不止轎子是用上好的木料所制,就連轎內也是處處彰顯著王府的底蘊。
只見轎頂覆蓋著柔軟的綢緞,上面繡著繁復而華美的圖案。轎簾則是用上等的絲綢制成,微風拂過,輕輕搖曳,更添幾分飄逸之感。
轎內各處也雕刻著各種吉祥圖案。
而時愿最喜歡的,就是轎子兩邊只攏了一層薄紗的窗戶,既能擋風又不會遮住視線。
跟在軟轎旁的春茗屬于家生子,從小也算是在王府長大的,對王府的一切十分熟悉,她看小姐有些好奇,于是每到一處都會輕聲介紹一遍。
從中門進來,光是前面的幾道門都走了有一會兒功夫。
目光所及之處全部都由青磚鋪地,顯得格外規整大氣。
白墻之上鏤空的墻洞,偶爾能看到幾只探出頭的紅梅,許是因為花期快結束了,枝頭僅剩下零星的幾個花苞。
再往里走,就到了前院。
在王府中,前院正中的屋子是可以被稱作為殿的,那是她爹平日所住的院子。
不過他爹一向是和娘親住在一起,所以這里的院子便作為議事所用。
春茗在一旁介紹道:“前院中還有幾處大院子,世子便住在其中的逸風院中。西邊是膳房以及各種雜物之地,在東邊還有一處跑馬場,小姐若是想騎馬了,便可以去那邊。”
過了前院之后有一處小廣場,春茗又開口道:“小姐,過了小廣場就到后院了,除了王妃所住的正院之外,還有幾處大院子和十幾處小院子,因為咱們王府主子少,一直是空著的,到時小姐可以選一處喜歡的院子住。”
“咱們府上的花園在京城十分出名,每到夏日,美不勝收,小姐若是喜歡,可以直接選擇一個離花園近的院子。”
時愿一邊聽一邊在心里感嘆。
真不愧是王府,這也太大了。
現代那些動輒就幾億十幾億的四合院,根本不能與王府相提并論。
誰能想到自己在現代時連個別墅都沒住過,結果在古代卻住上了四合院?
難道這就是啃老的快樂?
走了大概有兩刻鐘左右的樣子,軟轎才停了下來。
時愿下了轎子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牌匾上的三個大字——韶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