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文武滿腦袋包籌備提前召開拍賣會的時候,大乾這邊也傳來了好消息。
昌明帝不想讓靖王把心思都放在追查刺客身份上,干脆把寵了多年的兒子瑞王拋了出來。
而頭一天在早朝被皇上訓斥的大理寺卿,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個廢物,還能在官場上繼續發光發熱,只用了短短一天的時間,整個案子就被審得清晰明了,可謂是雷厲風行。
本來這個案子就是人證物證都在,要不是昌明帝一個勁兒地偏心,也不會拖到現在。
在第二日早朝上,通敵叛國一案的結果終于出來了。
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幽州知府通敵叛國是鐵板上釘釘的,被誅了九族。
幽州知府對這個結局早有預料,他唯一掛念的就是靖王承諾會護著平安長大成人的私生子。
而在昌明帝打算判決塔塔王父子二人斬首示眾的時候,有幾位大臣站出來了。
這幾個都是謝聿之的人,他在府內養傷,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
幾個大臣大義凜然,草原部族戰敗之后,留下的除了所剩無幾的牛羊,更多的是饑寒交錯還對大乾懷著滿腔恨意的子民。
既然把草原打下來了,那就不能不管。
塔塔王父子,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謝聿之當然并不會把所有權利都交給這父子二人,也會安排一部分大乾官員遷至草原一同管理,用大乾的文化思想等等來對這些外族子民慢慢滲透。
等兩族慢慢通婚,交易也被打通,草原的那些子民自然而然會轉變為大乾的子民。
與大乾優渥的環境相比,草原實在是苦了些,但若是告知那些官員等任期滿后回來就能得到升遷呢?
相信還是有不少寒門出身的學子愿意去鍍這一層金的。
昌明帝做了這么多年的皇帝,也看到了其中的好處,所以當即就接受了幾位大臣的建議。
謝聿之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保下了塔塔王父子的性命。
最后,就只剩下瑞王了。
在之前,昌明帝就把瑞王打入了天牢,并貶其為庶人,等候發落。
到現在案件全部查清,最后的處罰也跟著來了。
在大乾,即使是通敵叛國這種大罪,作為皇子的瑞王也不會被直接處死。
這就是皇權。
昌明帝可能是還念著那一丁點父子之情,最后判了瑞王終身圈禁,不得邁出王府一步。
不過現在的瑞王府已經不能被稱為王府了,摘下牌匾之后只是一個占地大一些的宅子。
除此之外,在科舉中徇私舞弊和勾結匪患的事情也已經被查清了。
這次倒是謝聿之冤枉了瑞王,他還真是對這幾件事毫不知情,一切都是他外家為了獲取大量錢財而私下密謀的。
瑞王只要看到有錢財進賬諸事不管,他也不知道外家會有這么大的膽子什么事都敢插一腳。
昌明帝若是對親兒子和貴妃還能有幾分情意的話,對溫家就是毫不掩飾的厭惡了。
所以溫氏一族剛被剝奪了官職的痛苦還沒被時間撫平,就又迎來了驚天的噩耗。
昌明帝竟然下旨誅了溫氏三族。
溫家的當家人溫老爺子,一聽旨意直接就氣血攻心暈過去了,溫家上下哭得哭,鬧得鬧,簡直比菜市場還熱鬧。
溫家本就因為貴妃才起勢,腳上的泥還沒洗掉,這下可好,現在連命都保不住了。
而其他涉案人員也沒有逃過,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判了斬立決。
可想而知,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午門那邊的血是一時半會兒干不了了。
天牢。
瑞王雖被貶為了庶人,但由于皇上十幾年如一日的寵愛,獄卒并不敢過于苛刻。
所以瑞王在天牢里的日子過得還行。
而自從被打入天牢后,瑞王就一直在等著。
等著父皇的召見,等著自己被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