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角度來分析。
統籌給的兩個片子可投性其實都不高。
但如果非要挑一個的話。
趙曉倩會選紀錄片。
第一。
紀錄片沒有電影致命的時效性。
第二。
紀錄片的受眾面不止是國內。
還有國外無數城市。
只要題材可以,斷斷續續,盈利只是早晚的事。
如果拿獎了,金珠會一炮而紅。
利潤點的穩定性遠高于風險性。
第三。
這部紀錄片是那位導演用了近八年的時間才拍完的。
所付出的心血可見一般。
記錄片越老越偏越吃香。
更何況是才華最盛時期的導演親身拍攝。
可就是買不了。
趙曉倩剛看到題材是境外邊界線城市時心里便隱隱有了感覺。
等到認真上網開始搜索邊界線城市,那個古老的神秘的,百萬人用心頭血供養出來的,命比黃金鉆石還要珍貴的家族。
直接篤定了。
境外邊界線城市是禁區。
就像是偏遠的無主的無人知曉的魚島,和附近被圍起來的金礦和鐵礦。
以及一些直接受制于系統管轄的區隊。
這些都是禁區。
即便是在現在這種互聯網繁盛的時代,依舊不能去觸碰。
那個紀錄片不止不能播,甚至可能不能拍。
否則怎么可能網上連半點只片語都沒有。
趙曉倩家里算豪門。
從小跟著父母整個京市的應酬。
第一次聽說時,也已經二十五歲了。
她篤定,紀錄片不能買,買了就是砸手里。
但……趙曉倩想要那個導演。
她沒和統籌說那個紀錄片牽扯的復雜情況,直接點名想簽那個導演。
導演卻沒在家。
臨時打電話,等到六點才見到人。
他伸出手和趙曉倩相握,身上有種別樣的書卷氣,“有事?”
趙曉倩簡意賅,“我想簽你進我公司,劃給你一千萬,正式啟動金珠的第一部紀錄片,題材公司不干預,但要保證能過審能播能賣,這個能播能賣指的不只是外網,是全球。”
有些紀錄片國內播不了。
有些紀錄片,例如這個邊界線城市,全球都播不了。
趙曉倩要的是不管在哪都能播,也都能賣。
導演愕然。
趙曉倩看了眼手表,把手中的文件袋遞過去,“我們公司想投,也是必須投個項目,歸總的兩個中有一個便是你被法院拿走正在拍賣的紀錄片。我沒看過那個片子。只看你的簡歷,從前的作品,還有這部片子你拍了長達八年,就感覺一定很驚艷,盈利只是早晚的事,拿獎的可能性甚至都相當大,但,它播不了。”
她皺了眉:“你知道?”
關于她說的播不了,他明顯沒詫異。
導演笑笑:“是,還是很多年前,我這部紀錄片的男主角,在十歲那年告訴我的。”
趙曉倩呆住。
導演說實話,“那些年家里條件尚可,愿意也有資本由著我任性,于是就這么拍下了。說來慚愧,我明知道過不了審,卻還是拿出去想找人賣了給家里幫幫忙。沒賣掉,被法院拿走了,抵了賬。但它給我和全家留了一個遮風擋雨的屋檐。”
他嘆了口氣,再度看向趙曉倩,“我愿意接你給我的這個機會,但我想提個條件。”
趙曉倩額首:“你說。”
“我會竭盡全力為貴司拍個能拿獎也能盈利的片子,但你們可否在后期拿盈利的款項,幫我分期從銀行把這個片子拍下來。等到我幫家人把欠款全部還清,我會想盡一切辦法把它買回來。”
這是一個藝術家的堅持。
趙曉倩點了頭。
很想留下問既然早就知道播不了,為什么要耗費這么長時間拍下來。
統籌急的不行,瘋狂指手表。
六點半了。
約好的飯局時間到了,可她現在還在郊區。
趙曉倩沒問了。
留下統籌和他對接,驅車去市區。
遲到了四十分鐘。
這場應酬只有趙曉倩和他。
趙曉倩沒叫虹姐作陪。
到地時本以為這制片人老李頭已經氣走了。
卻沒想到沒。
不止沒。
包廂里甚至還不止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