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宇豪看完之后臉色就不對了,有些凝重,還有些慌神。
陸宇豪在創辦好團網之前經歷過兩次創業。
第一次是大二時做的校內論壇網,巔峰時做到了在潭州高校中占很大的覆蓋比例,可惜后來被更大的校內網給干趴下了。
第二次創業做的是家教平臺,走的是貧困助學路線,但卻是半死不活,拉不到錢。
第三次就是現在了,他偶然間看到了必團網,當時便受到啟發,覺得這就是個完美的商業模式。
于是行動力強的他立馬就拉了幾個老朋友,照著必團網的頁面把好團網給做了出來,用時不到半個月。
讓人意外的是,這一次創業非常順利,連陸宇豪本人都有點不敢相信。
借助各種校內資源,陸宇豪幾乎沒花什么錢就把網站搭建好了。
然后在林大周邊試驗了幾個商家,林大校內又推廣了一下,立馬就有了業務產出。
接下來好團網上線剛一周,便有投資人主動找上門。
雙方一拍即合,好團網出讓30%的股權獲得了五百萬的種子投。
拿到種子投的那一刻,陸宇豪感覺自己已經達到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這也讓他在學校里聲名大噪餓了一段時間,就連院領導都對他期待有加。
于是陸宇豪開始了向上社交,一段時間下來,業務沒增加多少,前輩、領導倒是認識了一堆。
意氣風發的陸宇豪在聽說必團網的創始人居然是個大一新生,而且還是萬金油的工管專業時,態度馬上就不屑了起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陸宇豪發現情況不對了。
必團網的發起人雖然是大一新生,可問題是,另外三個合伙人的配置卻高得離譜。
再后來,陸宇豪又混進了本地的創投圈子,于是驚訝的發現,那個大一新生居然在江湖上地位頗高。
陸宇豪在創辦好團網的時候想得得很美好,可一開始實際操作才發現,完全就是另一回事。
就比如找兼職做地推,林大周邊的確很順利,可一走出去才知道,單子根本談不下來,商家們完全就不認林大這個招牌。
再比如做推廣,陸宇豪之前都是小打小鬧,利用的都是校內資源,幾乎沒關注過成本問題。
可現在,想要獲取一個有效的注冊用戶,成本竟然高到他無法理解,最可氣的是,轉化效果還很差。
就這樣,崎嶇前行的過程中,陸宇豪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必團網的每一步好像都是最優方案,自己一直想要創新,搞出點不一樣的東西來,可卻毫無建樹。
最后陸宇豪一咬牙,決定干脆模仿到底。
那句話怎么說的來著......
對,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這之后,陸宇豪便開始照鏡子了。
必團網重視地推發展,那好團網也重視地推。
必團網搞什么業務單子,好團網也馬上去搞。
總之必團網搞什么,好團網就跟什么,這樣就直接省去了試錯成本,并且降低傭金搶奪商家。
不得不說,這樣的做法很不體面,甚至是不要臉。
可那又怎么樣?
業績報表一出來,漂亮極了,投資人開心得不行,還夸陸宇豪有頭腦,是商業奇才!
不錯,低傭金搶商家的確解決了好團網談單子的成功率,但卻解決不了用戶增長的問題。
不過陸宇豪覺得沒關系,反正老子手上有投資,五百萬呢!
互聯網行業就是這樣,用戶規模不靠錢燒出來靠什么,靠運氣嗎?
陸宇豪也在研究硅谷的gp網,人家也是燒錢燒出來的,而且燒錢方法各種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