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歡喜。
有人愁。
有人沖著陳小富拱了拱手,笑瞇瞇道一聲:“陳爵爺好!”
有人捧著茶杯轉身就入了衙門。
陳小富自然不以為意。
他舉起左手沖著依舊站在衙門前的那些官員們揮了揮手:
“諸位大人,等本爵爺忙完了請你們喝茶!”
更多的官員心里一驚,卻依舊露出了比哭還難看的笑意,也沖著陳小富拱手一禮,還不得不說一句:“多謝陳爵爺。”
這是一種很難受的感覺。
比吃了一只活蒼蠅還令人惡心。
但他們不得不將這蒼蠅給吃下去,還必須是帶著笑意的吃下去——
能拿這狗東西怎么辦?
人家現在是爵爺!
是陛下的寵臣!
是要陪著陛下去嘉福寺祈福的存在!
這官場是個很奇妙的地方。
安知魚曾經說過一句名: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人與人如此。
官場如此。
國與國亦如此。
打不過就加入,尋求彼此共同的利益融為一體,這才是官場里的最佳生存法則。
所以,他們哪怕對陳小富充滿了無盡的仇恨,哪怕背地里說了許多陳小富的壞話,甚至詛咒陳小富遭遇莫測去死!
但真面對面的時候,
他們依舊如人間天上的姑娘一樣,吹拉彈唱、寬衣解帶,極盡所能只求客人開心。
不過有一個人他似乎并不愿意如那些官員一般虛情假意。
戶部!
戶部衙門外也有幾個官員正圍著一個官員在興高采烈的說著些什么。
當陳小富一行從戶部衙門外經過的時候,這些官員皆向他們看了過來。
他們看見了陳小富,一個個臉上的笑意漸漸僵硬。
中間的那個年約四旬的官員眉間微蹙,問了一句:“他就是陳小富?”
有人低聲應道:“潘大人,他就是陳小富!”
潘大人!
他便是左相潘不負的兒子,戶部左侍郎潘成林!
正月十四,潘成林從集慶回到了帝京。
正月十五潘成林受到了女皇陛下召見,并得到了陛下的贊許。
在正月十六的朝會上,陛下又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再次盛贊了他的這一偉大功績。
女皇陛下說:
“何為為君分憂?”
“潘成林所做之事,便是為君分憂!”
“潘卿解決了朕當下之困境,朕希望潘卿再接再厲,讓大周之國庫真正的充盈,讓大周更加強盛!”
“諸位愛卿,當以潘卿為鏡!”
這女皇似乎喜歡豎立一面鏡子。
曾經她讓二皇子殿下以陳小富為鏡,現在,她讓滿朝文武以潘成林為鏡……
陳小富這面鏡子成了陛下眼里的紅人,成了帝京的新貴。
潘成林這面鏡子似乎也成了陛下眼里的紅人,倘若他能在今歲再給陛下弄回來幾千萬兩的銀子,想必陛下會不吝于也封賞他一個子爵……甚至是伯爵!
畢竟銀子才是陛下當下最關心的問題。
如此一來,潘成林的成就定會超過他爹潘不負!
他將是大周朝廷冉冉升起的一顆明亮的星星。
這讓被陳小富打壓的喘不過氣來的潘不負一系的那些官員們再次看見了希望。
這幾日里下了朝,便有許多的官員向左相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