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歷十七年二月十二的那個雨夜。
帝京幾乎所有人都聽見了響徹全城的鳳鳴之聲。
幾乎所有人都看見了那只翱翔于天際的火紅的鳳凰。
他們本以為那是什么天道異像,以至于許多人都跪在了雨中沖著那鳳凰膜拜。
但第二天便有消息傳來。
說,陛下破了大宗師之境!
這個消息對于帝京百姓而并沒有多大的沖擊,他們自然是歡喜的,陛下破了大宗師之境就變得更加強大,這是好事。
可接踵而來的另一個消息卻令全城的百姓呆若木雞——
“陳爵爺死了!”
“什么?陳爵爺死了?這怎么可能?”
“你們還不知道么?今兒個玉淵潭邊的花溪小院所有的大紅燈籠都拆了下來,已換上了白色的燈籠!”
“……不是,究竟出了什么事?上次陳爵爺被劫持他逃了出來不是被醫圣館給治好了么?”
“可不是么,前幾天陳爵爺還有上朝,不是將那位潘侍郎的腿給打斷了么?”
“潘侍郎可是左相大人的獨苗兒子……莫非是左相大人終于對陳爵爺下手了?還是潘侍郎的岳父,那位在集慶的安國公對陳爵爺出手了?”
茶樓酒肆皆是百姓們的各種猜測。
有好事者甚至真跑去了玉淵潭的花溪小院外面看了看。
果然,花溪小院籠罩在一片悲傷之中。
昔日與陳爵爺入帝京的那些護衛們全都穿上了白色的素衣,他們守衛在花溪小院的門前,一個個的臉上皆是凄凄之色,再也沒有了昔日的精氣神。
有人耐心的在花溪小院外看了許久。
他們看見有官員前來悼念,他們也看見了尚未與陳爵爺成親的安小薇……
她竟然披麻戴孝!
大周的第一才女,天下四美之一的安小薇,她的眼睛通紅再也沒有昔日的神采。
她臉上的淚痕未干,她甚至連走路都需要梁靖茹和陳若雨二人攙扶著。
梁郡主也一臉凄然之色。
陳若雨也是淚流滿面。
這……似乎說明了這位帝京的新貴真的死了。
于是,這確認的消息傳入了許多人的耳朵里,有人振臂狂喜,認為蒼天開了眼。
有人潸然淚下,覺得大周朝的那好不容易出現的一道光就這樣悄然熄滅了。
可陳小富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從花溪小院里傳來的消息是……昨夜陳爵爺看書至深夜,忽有所感,連夜奮筆疾書寫下了大周未來十年的治國方略。
至黎明時候,陳爵爺起身,眼睛一黑,就此……與世長辭!
這個消息令帝京的百姓們肅然起敬。
陳爵爺當真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只是不知道陳爵爺究竟寫下了何等樣的治國方略。
想來是很不簡單的。
它耗盡了陳爵爺的心力,這才會令年近十八歲的陳爵爺昏迷倒地而亡。
那么這份治國方略當會由安小薇呈給皇上,皇上對陳爵爺如此恩寵,當會發明旨全國推行才是。
另外,陳爵爺這是為國而死,陛下當會有恩典下來,只是陛下明日就要啟程前往嘉福寺……也不知道陛下是否會因陳爵爺的死改變這一行程。
應該不會。
畢竟嘉福寺祈福為的是大周百姓。
陛下恐怕會請來嘉福寺的法師們給陳爵爺誦經十日。
真正知道陳小富死因的人屈指可數。
慶王就是知道陳小富死因的人之一。
……
……
醉花陰。
一處偏僻卻極為典雅的茶舍里。
蕓娘取笛吹奏了一曲《梅花三弄》。
慶王安靜的聽著,眉間卻并不是太滿意。
蕓娘一曲吹奏完畢,慶王開口說道:
“有四處不對,主意是氣息沒有以往那般平穩。”
蕓娘躬身一禮:“奴婢知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