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辰并不想扇這個耳光,因為實在沒有多大意義。當然受過的屈辱肯定是要討回來,不過不是以這種方式,因為這樣除了解氣之外沒有任何正面作用,只能導致越來越刺激多贊,若是因此被其壞了事,可就得不償失了。
在吊在樹上的時候,他曾說過,打認了吊也認了,因為早晚有一天會討回來,這里的“討回來”指得是讓多贊永遠消失!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多贊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已經是水到渠成了。所以在他的眼中,多贊等于已經是死人一個,跟死人還置什么氣呀?
但他卻又不得不將自己塑造成一個錙銖必較、睚眥必報的小心眼形象,因為小心眼的人通常沒什么大的志向。
不如此,贊普會動殺心的啊,若不能打消他的疑慮,自己就將會是狡兔死、走狗烹。
雖然這樣不可能完全讓贊普相信他,但終歸會稍好一些。一個人對于另一個人的判斷,很多時候是建立在某些微小的細節上,人們通常會認為自己有心而別人無心,所以看得不會錯。
他扮演的便是“無心”的這個角色。
所以這一耳光非扇不可。
很滑稽,多贊又哭了。
上一次被氣哭,這一次被打哭……
……
……
誠如先前所,贊普其實并沒有什么選擇。畢竟從一見面的第一句話開始,陳辰就在攻心、就在算計,完全落入陳辰套中的贊普只會絞盡腦汁的考慮如何讓這個計劃更完美。
事實上即使不是如此,贊普也確實沒什么好的選擇,暫時只能茍延殘喘而已,這一次的伏擊若是選擇綏靖更是會大傷元氣。
第二天一早,天還未亮時,贊普便派人叫去了陳辰。
一夜未睡的贊普與陳辰又搗鼓了很長時間,終于確定了按此計策行事。
這便是賭,一場豪賭,用全族人的命運來賭!
到了此時,陳辰也有些佩服贊普的決心和魄力,畢竟這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即使換成他自己,怕是也會猶豫難決。
陳辰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此次行動的操盤手,當然,在重大決策上他只有向贊普的建議權而沒有決定權。
對于這次行動,他將其命名為“黎明行動”,對于黎明一詞,他是這樣解釋的:“這片草原上黑暗太久了,是該天亮了,偉大的贊普便是正義與光明的化身。”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寂寞。于贊普而,陳辰這樣的人所拍的馬屁更是能讓其心情愉悅。
誰會不認為自己是正義與光明的化身呢?
隨后陳辰便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于他而,這也是他第一次操盤牽涉如此重大之事,新奇興奮激動之余,緊張也是有的。
畢竟是數萬人的性命,畢竟是在這個時代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翻云覆雨。
與此相比,從前所做的那些事都不值一提,格局太小了。這才是舞臺,屬于強者的舞臺。
對一個男人來說,這樣的際遇對格局的拓展以及自信的培養太重要了。
鯉魚跳龍門,要么風云際會,要么摔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