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爺一下瞪大了眼睛——雖然相處時日不多,卻也知道自家這東翁最是個恃才傲物的,該是何等讓人銷魂的卷子,才能得他如此嘉獎?
正好經過書案的少年無疑聽到了縣太爺這一考語,激動之下,猛一踉蹌,好險沒摔倒。
待一行人走出柵門,在外等待的師長、家人并小廝一并圍攏了過來,雖是之前囑咐過家人不要來接,陳毓一出門還是瞧見了祖父二叔并喜子幾人。旁邊還有個引頸期盼的楊老先生。
看到陳毓是第一批出來的人,陳清文提著的心果然放了下來,剛要上前問候,便聽見社學那邊傳來一陣歡呼聲,卻是最后一個出來的少年,正向崔世武轉述方才聽來的縣太爺的話,令得在場所有人頓時激動不已。
“好,好啊。”崔世武拍著李毅的肩,一副老懷大慰的模樣。“我就說此子絕非凡人,今日看來,還真是被老夫料著了。”
這般說著,瞧向楊秋林的眼神不免更加得意:
“楊兄,今日可有空閑,咱們待會兒喝一杯?”
楊秋林這會兒也聽明白了對方高興什么,立時開心的合不攏嘴:
“好啊,崔老夫子你說個時間,咱們今日不醉不歸!”
雖是篤信陳毓必中,太過期望之下,免不了還是有些患得患失。社學里的傳無疑讓楊秋林吃了個定心丸。
至于崔世武的得意,這個時候自然沒必要做意氣之爭,等榜單公布,不怕他不哭!
崔世武:……
這老家伙莫非是被刺激的過頭了?
而隨著社學里人的宣揚,李毅會得案首的消息也很快傳回府中。
阮氏開心的眼淚都掉下來了。轉而回房拿起已是被扎的千瘡百孔的小人兒,繼續賣力的扎了起來——
難說毅哥兒考的這般好成績,陳家那個小兔崽子卻一無是處,不正是自己日夜不停扎小人兒的功勞嗎!
?
、第章一枝獨秀
?已是深夜時分,整個臨河縣城都陷入了沉睡之中,唯有縣衙那里卻是燈火通明。
“大人,這會兒天色已晚……”
臨河縣教諭邱世林,一張胖乎乎的圓臉蛋都快皺成包子了,兩只本就不大的眼睛更是熬成了蚊香眼——
自家大人也太趕了吧,下午才堪堪散場,竟是要自己連夜評出試卷來,即便自己還算年富力強,可也耐不住這么熬啊。
更要命的是縣令大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吃什么藥了?他怎么就那么精神呢?要是離開片刻自己還能打會兒瞌睡,他倒好,就那么直盯盯的守在旁邊,這還不算,凡是自己批改過的試卷,全都再拿起來瞧一遍,令得自己連打會兒盹的時間都沒有也不敢。
這般想著,心里的悲傷簡直要逆流成河——大人您倒是龍精虎猛,屬下卻是做不到啊。
便是自詡忠心耿耿的師爺也已是撐不住了,只是自家大人不開口,卻是并不敢告退,而且本著為主子分憂的心思,還不得不上前請命道:“東翁且歇息片刻,用些茶水。”
卻是暗暗揣測,大人先在考場上突發驚人之語,說是治下會出一個小三元的神童——
即便當時肖正說的如何斬釘絕鐵,師爺也是并不信的。畢竟雖是江南文風鼎盛,也不是隨便哪里想要出天才就能出天才的。不然,臨河縣也不會數年間就出了陳清和一個舉人李運豐一個進士這樣的局面了。
當然,自家老爺的心思,邱世林也能揣摩清楚——
肖正出身寒門,仕途上頗多磨折,因朝中沒有靠山,自進士及第,一直都是在縣令任上蹉跎。
幾處任所,還屬這次調任的臨河縣富庶些,聽說前任縣令就是因為治下清明很快升了官離開,大人胸有抱負,自然也想要抓住這個時機。
所謂文治武功,若能繼治下清明這一考評之外,再出一個小三元的神童,幫臨河縣揚名之外,也定會令得大人抓文教有功的令名傳揚出去。
只是其他也就罷了,想出一個小三元的案首,卻無疑太困難了些。縣試這一關或者好糊弄,畢竟縣令大人自己就可以做主,可上面還有府試院試呢,人家可不會聽一個小小的縣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