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太師失去了坐騎,心中哀傷。
“我帶領三十萬大軍西征,大戰三年多,沒想到如今卻遭遇慘敗,只剩下幾千殘兵敗將,真是顏面掃地。就連我的坐騎也死了,門人和副將也都……唉!”
看到辛環也已戰死,他孤身一人,心中更加凄涼。
過了好一會兒,他仰天長嘆:“這是天意要滅掉成湯啊!當今朝廷失政,導致天意不順,民怨四起。
我雖然有一片赤膽忠心,卻無法挽回局勢。這怎能是我作為臣子出征,不用心的罪過呢!”
他一直坐到天亮,才站起身,召集那些殘敗的士兵,拖著疲憊的步伐,繼續前進。
因為沒有糧食補給,士兵們難以忍受,臉上都露出疲憊饑餓的神色。
就在這時,猛然間看到了一處村莊,里面有幾戶人家。
聞太師暗自思量,饑餓之下,難以繼續行軍,于是命令士兵們:“上前去,向村民們討些飯菜來充饑。”
士兵們上前細看,果然是個好地方。
竹籬笆密密麻麻,茅草屋層層疊疊。高大的野樹矗立在門前,蜿蜒的小溪和橋梁映襯著門戶。道路兩旁楊柳依依,花園里的花朵香氣撲鼻。
夕陽西下,山林間鳥雀啾啾;炊煙從灶臺升起,條條小路牛羊歸家。吃飽的雞豬在屋角安眠,喝醉的鄰家老翁唱著歌走來。
士兵們來到莊前,大聲問道:“里面有人嗎?”
這時,一位老人走了出來,看到這些狼狽的士兵,連忙詢問:“各位來到小莊,有何貴干?”
士兵回答:“我們不是別人,是跟隨聞太師的士兵。因為奉旨討伐西周,與姜子牙交戰,失利而回。想在你這里借一頓飯充饑,日后必有報答。”
老人聽完,連忙道:“快請太師老爺進來。”
士兵回去稟報太師:“前面有一位老人,專門請太師進去。”
聞太師沉吟著,緩緩走到莊前。
老人急忙跪下拜見,恭聲道:“太師,小民有失遠迎,請你寬恕。”
聞太師禮貌地回應,老人便躬身引領太師,進屋坐下。
在聞太師進屋后,老人急忙準備飯菜,端了出來。
聞太師用過飯后,安排士兵們吃飯,大家在這里歇息了一晚。
第二天,聞太師辭別老人,問道:“你們姓什么?昨天打擾了你們,以后好來道謝。”
老人微笑道:“小民姓李,名吉。”
聞太師吩咐手下,記下了這個名字。
隨后,他們離開此地,帶著士兵們,往青龍關的大路走去,在不知不覺中,竟然迷失了方向。
聞太師命令士兵停下,環顧四周。
忽然聽到林中傳來砍伐樹木的聲音,看到一個樵夫。
聞太師連忙讓士兵上前,詢問那個樵夫。
士兵上前問道:“樵夫,問你一件事。”
樵夫放下斧頭,走上前來,躬身行禮,問道:“各位有什么事?”
士兵大聲道:“我們是奉旨西征的,現在要前往青龍關,請問哪條路近些?”
樵夫用手指了指:“往西南方向,大約走十五里,過了白鶴墩,就是青龍關的大路。”
士兵向樵夫道謝后,回來向聞太師報告。
太師命令大家往西南方向走,一行人沿著曲折的道路,繼續前行。
殊不知,這個樵夫其實是李奕變的,故意指引聞太師,往絕龍嶺走去,以便盡快完成主線劇情,再施法將他救走。
不然,以聞太師的性格,一旦逃脫,以后還是會幫助紂王,討伐西岐。
李奕只想救人,去壯大劍靈世界,卻不想改變封神秘境的主線劇情,導致產生蝴蝶效應,增加太多變數。
聞太師走了大約二十里路,漸漸來到了絕龍嶺。
這個地方,真是險峻無比,高大雄偉的山嶺連綿起伏,陡峭的山峰直插云霄。
溪流深邃,山澗陡峭,天然形成的石橋,顯得格外險惡;峭壁懸崖,如同虎頭般的巨石,彰顯著自然的雄壯。
奇特的松樹和怪異的柏樹,宛如蟠龍般纏繞。在碧藍的天空下,紅色的楓葉,如同翠綠的傘蓋。
云霧繚繞,山峰直插九重云霄;瀑布奔騰而下,綿延流淌上千里。
這里真是連烏鴉和麻雀都難以飛過,更別說行人能夠輕易行走了。
煙霧彌漫,遮蔽視線,即便是采藥的仙童,也害怕這里的危險;荊棘叢生,遍布原野,打柴的樵夫也難以通行。
這地方草木茂盛,隱藏著各種妖精,奇險的景象讓人驚嘆,還有許多兇猛的野獸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