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只有一千三百二十歲,明月剛滿一千二百歲。
鎮元子吩咐這兩個童子:“不要耽誤了元始天尊的邀請,我要去彌羅宮聽講,你倆在家要小心謹慎。
過幾天,會有一個老朋友,從這里經過,千萬不要慢待他,可以摘兩個人參果,給他嘗嘗,權當是表達我們過去的情誼。”
兩個童子問:“師父的老朋友是誰?請告訴我們,好準備接待。”
大仙微笑道:“他是東土大唐來的圣僧,法號三藏,正在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路上。”
兩個童子笑著道:“古人說過,道路不同的人,不相互商量。我們是太乙玄門的弟子,怎么會跟那和尚有什么交情!”
大仙微笑著解釋:“你們哪里知道!那位和尚,是金蟬子轉世,西方佛祖如來佛的第二個徒弟。
五百年前,我在蘭盆會上,與他相識,他還親手給我遞過茶,所以我視他為故人。”
兩個童子聽了,恭敬地遵從師父的吩咐。
大仙臨走前,又再三叮囑:“我的果子數量有限,只許給他兩個,不能多給。”
清風點頭道:“開園的時候,大家一起,共吃了兩個,樹上現在還剩下二十八個,我們不會多給的。”
大仙微笑道:“唐僧雖然是故人,但也要小心他手下的人吵鬧,不要讓他們知道這件事。”
兩個童子領命。
大仙帶著眾徒弟,飛升天界,直奔彌羅宮而去。
………………
李奕帶著悟空、敖鸞和小秋,在山中游玩,忽然望見前方有一片松樹,與竹林簇擁在一起,幾座樓閣層層疊疊,坐落在其中。
敖鸞問道:“悟空,你看那個地方,是什么所在?”
悟空仔細觀察后,笑道:“那地方,不是道觀,就是寺廟。我們走近些,到了那邊,自然就知道了。”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門前,仔細打量。
松林坡地顯得格外冷清,竹林小徑清幽雅致。成群的白鶴,在空中飛翔;上下跳躍的猿猴,不時地獻上鮮果。
門前的池塘寬闊,樹影婆娑,石塊裂開,苔蘚斑駁。
宮殿高聳入云,仿佛是紫微大帝的居所;樓臺縹緲,仿佛丹霞從天而降。
這里清凈虛無,人間的紛擾很少,寂靜之中,道心油然而生。
李奕下了馬,將白龍馬收進劍靈世界,看見山門左邊立著一塊石碑,上面有十個大字:“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悟空笑道:“原來是一座道觀。”
“肚子餓了。”敖鸞呵呵一笑,拍了拍肚皮。
小秋點點頭:“看這景致如此優美,觀里一定住著好人,我們進去看看吧。”
“好。”
李奕微微一笑,帶著他們,走了進去,又看見二門上掛著一副對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悟空笑道:“這個道士,真是夸大其詞。在太上老君的門口,估計也不會有這么夸張的說法。”
敖鸞笑道:“先別管它,我們進去看看。或許這個道士,真的有些道行,也說不定呢。”
等到進了二層門里,只見里面急匆匆地走出兩個小童子。
看他們的打扮,骨骼清奇,神情爽朗,容貌俊俏,頭頂梳著兩個丫髻,短發蓬松。穿著道袍,衣襟隨風飄動,羽毛做的衣服,袖子隨風飄揚。
腰間系著緊緊環繞的龍頭結,腳上穿著輕巧的芒鞋,鞋口用蠶絲絨線纏繞,顯得風采異于常人。
這兩位仙童,正是清風、明月。
兩位童子打量著李奕,躬身行禮,微笑道:“老師父,有失遠迎,請里面坐。”
“謝謝。”李奕很高興,跟隨兩位童子,上了正殿參觀。
原來,這是一座朝南的五間大殿,都是上面明亮,下面昏暗的雕花格子窗。
仙童推開格子窗,請李奕進入大殿。
只見大殿的墻壁上,掛著用五彩裝飾成的“天地”兩個大字。
在大殿的中心,擺放著一張朱紅色的雕漆香幾,上面放著一副黃金打造的香爐和香瓶,在爐邊備有方便整理香火的工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