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中午。
李奕來到一個小鎮,竟然被徐先生邀請到家中作客。
徐先生是當地有名的文人雅士,更是一位對美食有著獨到見解的美食家,尤其擅長烹制河豚,其手藝在整個縣城都是數一數二的。
在酒桌上,自然少不了那道招牌菜。
精心烹制的河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卻也因含有劇毒而令人敬畏。
食客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心中難免有些忐忑。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正當眾人沉浸在這難得的美食盛宴中時,突生變故。
一位姓張的客人,突然臉色大變,手中的酒杯無力地滑落,整個人軟綿綿地滑到餐桌之下,口吐白沫,面部扭曲,好像中毒了。
在座的所有人,瞬間變了臉色。
徐先生見狀,連忙命人從后院茅廁中,舀來一大碗清糞湯子,按照鄉間流傳的偏方,強行給張姓客人灌了下去,希望能解其毒。
然而,張姓客人并未立即好轉,依舊昏迷不醒。
這讓其余幾位,同樣品嘗過河豚的客人,心中更加惶恐,生怕自己也已中毒,只是尚未發作。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一位客人提議,“我們也都喝些糞湯子,預防一下吧!”
這個看似荒誕不經的建議,在生死關頭,竟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
于是,眾人紛紛舀起清糞湯子,閉著眼睛,強忍著那股難以喻的惡臭,一飲而盡。
李奕當然不會喝那玩意,畢竟他是不滅金身,就算誤服奇毒,也能轉化為大補之物。
不久,張姓客人悠悠轉醒,聽聞自己是被當作中毒救治,灌下了糞湯子,不禁苦笑連連。
他解釋道:“諸位誤會了,我自幼患有癲癇之癥,剛才只不過是舊病復發,與河豚無關。那糞湯子,豈能解我這病?”
此一出,眾人皆驚,隨即又是羞愧,又是懊悔。
回想起剛才那碗又臊又臭的清糞湯子,滑過喉嚨的惡心感,他們紛紛俯身嘔吐,眼淚與鼻涕齊飛,爭先恐后地尋找清水漱口,場面狼狽不堪。
看到眾人這番模樣,李奕輕輕地搖了搖頭,心中暗自好笑。
他走到張姓客人的身邊,輕聲安慰幾句,隨后取出一套精致的銀針。
“讓我用針灸幫你緩解一下吧。”李奕微微一笑,手法熟練地在張姓客人的人中穴上輕輕一刺。
這人中穴,位于上唇上方正中的凹陷處,隸屬于督脈,是急救的要穴,能夠醒神開竅、調和陰陽、鎮靜安神、解痙通脈。
接著,他又在客人的合谷穴上扎了一針。
合谷穴,在手背,屬于手陽明大腸經,具有鎮靜止痛、通經活經、清熱解表的功效,對于緩解頭痛、眩暈等癥狀,特別有效。
最后,還針刺了內關穴。
內關穴是在前臂掌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主治心痛、心悸、胸悶、胸痛等心系病證,以及胃痛、嘔吐、呃逆等胃腑病證。
隨著銀針的扎入,張姓客人的臉色,漸漸恢復血色,原本扭曲的面容,也舒展開來。
過了一會兒,他長吁一口氣,覺得神清氣爽,之前的病痛仿佛一掃而空。
“真是太神奇了!李兄,你這一手針灸術,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張姓客人感激不盡,連忙起身,向李奕道謝。
其他人也紛紛圍攏過來,對李奕投以敬佩的目光。
之前的尷尬和狼狽,瞬間煙消云散。
………………
到了晚上,徐先生邀請李奕,住在家中。
很快,李奕就聽到一件怪事。
原來,徐家的嫂子和小姑子,同住在一所樓里。清明節那天,嫂子忽然發現,在房檐與房檐之間,搭上了幾根柳枝,就好像架起了一座橋的樣子。
嫂子認為這是小孩子們淘氣,所干的勾當,就用竹竿子把這些柳枝挑掉了。
晚上,就有個身穿道冠、道袍的家伙,突然出現在這姑嫂二人的床前。
“我與你們姑嫂有緣,所以才折柳枝,在房檐之間搭起鵲橋,便于從房檐上往來,與二位相會,以應清明踏青之佳景!
你為什么把這姻緣之橋拆掉了?真是豈有此理!”
說完這番話,這家伙就不走了,并分別憑附著這一姑一嫂,胡鬧一氣。
徐家為此,當然非常焦慮。
徐先生曾經請來道士,想將那個怪物趕走。
可是,那道士剛一進樓門,怪物就把尿盆兒扔過去,潑灑了那道士一身一臉,手里的經卷也被污穢了!
道士經受不住這種攻擊,轉身狼狽逃竄。
徐先生沒辦法,就派了五名老婆子,日夜守護在這姑嫂二人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