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輕輕一笑,目光在李奕的身上流轉,似乎在觀察什么。
“我是于吉的獨生女兒,叫于水仙。我素來喜歡游歷四方,更習得相面之術,以及一些粗淺法術。我觀公子面相,三日之內,恐有血光之災。”
貂蟬、蔡文姬與來鶯兒,皆是一驚,紛紛投來關切的目光。
李奕哈哈一笑,神色自若:“姑娘重了,我這人愛折騰,幾乎每天都有‘血光之災’相伴,早已習以為常。”
于水仙見他毫不在意,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正色道:“公子或許誤解了我的意思,此血光之災,非同小可,若不及時化解,恐有性命之憂。”
李奕心中雖有一絲波動,但面上依舊保持著輕松的笑容:“多謝姑娘提醒,不過我相信命由天定,事在人為。若是真有此劫,我李奕自當坦然面對。”
貂蟬眼中滿是憂慮,輕聲勸道:“李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如,我們暫且停留,設法化解,也好安心。”
蔡文姬點頭附和,深知世間萬物皆有其理,不可輕易忽視。
來鶯兒緊緊地握住貂蟬的手,眼中滿是對李奕安危的擔憂。
李奕見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深知這些女子的心意。
他轉頭望著水莧,微笑道:“既然姑娘有此預測能力,不知可有化解之法?”
于水仙見他態度轉變,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枚雕刻精美的玉佩。
“此玉佩是家父所贈,有驅邪避兇之效。公子可隨身攜帶,或許能助你渡過難關。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心存善念,行事謹慎。”
李奕接過玉佩,只覺一股溫暖之氣從掌心傳來,心中不禁對這神秘女子多了幾分敬意:“多謝姑娘贈寶,李奕定當銘記于心。”
于水仙輕輕擺手,示意無需客氣,笑道:“愿公子平安無事,后會有期。”
說罷,她轉身步入林間,身影漸漸消失在蔥郁之中。
李奕心中一動,輕輕放出一縷神念,依附在于水仙的身上。
日后如果于水仙遇到極大的危險,他的那一縷神念,必定可以救她一命。
在三國中的于吉,也是李奕比較喜歡的一個角色。
………………
于吉,字介福,相傳是瑯琊郡的一位世外高人,其貌不揚,卻有大智慧,精通醫理、占卜與道術,更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神仙手段。
他不慕榮華富貴,經常身穿粗布衣衫,手持一根看似平凡無奇的桃木杖,游走于江湖之間,以醫術救死扶傷,用智慧點化迷途之人。
一日,于吉行至江東吳郡,正值瘟疫肆虐,百姓苦不堪,當地官員也是束手無策。
于吉聞訊而至,不求名利,只希望蒼生得安。
他取出隨身攜帶的一葫蘆丹藥,分發給病患。
那些服下丹藥之人,不過數日,竟奇跡般地康復了。
消息迅速傳開,人們紛紛稱他為“活神仙”。
然而,于吉的神仙手段,遠不止于此,還能呼風喚雨,預知吉兇。
有一次,吳郡大旱,田地干裂,作物枯萎,百姓面臨饑荒。
于吉登上城樓,閉目凝神,手持桃木杖,向天祈雨。
不多時,烏云密布,雷聲轟鳴,傾盆大雨如約而至,滋潤了干渴的土地,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
從此,于吉的名聲更加顯赫,成為無數人心中的救星。
但名聲在外,也引來了嫉妒與猜忌。
當時,孫策正值壯年,雄霸江東,對于吉這等能通天徹地之人,心中是既敬又畏。
一日,孫策宴請群臣,特意邀請于吉赴宴,意在試探其虛實。
宴會上,于吉談笑風生,舉止間透露出超凡脫俗的氣質,令在座眾人,無不折服。
然而,孫策卻因于吉廣受民眾愛戴,擔心其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心生殺意。
在一次外出狩獵時,孫策故意讓于吉隨行,途中尋機責難于他。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面對孫策的質問與挑釁,于吉神色自若,淡然笑道:“人生如夢,富貴如云,貧道所求,唯道心永恒。”
畢,他化作一縷青煙,乘風而去,留下驚愕不已的孫策與一眾隨從。
從此,于吉的行蹤更加飄忽不定。
有人說,他云游四海,繼續濟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