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貂蟬回到馬車之后,李奕輕輕一抖赤兔馬的韁繩,繼續趕路。
………………
接下來的數天,在七情劍的劍靈世界中,李奕的神念,都在向神醫華佗請教各種醫術。
華佗,字元化,生活在東漢末年,一個戰亂頻仍、疫病橫行的時代。
他的名字,如同一縷溫暖的陽光,穿透歷史的陰霾,照亮了無數病患的心靈。
華佗自幼便對醫術抱有濃厚的興趣,游歷四方,遍訪名醫,勤學苦練,終于集各家之長,自成一體,成為一代宗師。
他不僅精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多種醫術,更在外科手術方面,有著超凡入圣的技藝,被譽為“外科圣手”。
在那個時代,人們對于外科手術的認識,極為有限,往往視之為禁忌,認為開刀見血,會招來不祥。
華佗卻敢于挑戰這一傳統觀念,發明了麻沸散。
這是用多種草藥精心配制的麻醉藥,服用后能使人暫時失去知覺,極大地減輕了手術過程中的痛苦。
這一創舉,不僅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放在今天,也依然令人驚嘆不已。
有一次,一位將軍因戰傷,導致腿部嚴重感染,疼痛難忍,多位醫師束手無策,斷其腿難保。
將軍絕望之際,聽聞華佗之名,于是派人千里迢迢請來。
華佗仔細檢查了傷口,決定采用手術治療。
在麻沸散的幫助下,將軍在無痛的狀態下,完成了手術。
華佗不僅成功清除了腐肉,還用精湛的縫合技術,將傷口處理得恰到好處。
術后不久,將軍便能下床行走,重獲新生。
一時之間,華佗之名響徹四方。
除了外科手術之外,華佗還擅長針灸與草藥療法。
他深知人體經絡穴位之奧秘,通過精準的針灸,往往能一針見效,解決頑疾。
對于那些慢性病的患者,他則依據病情,開具個性化的草藥方子,讓許多患者因此得以康復,重拾健康。
然而,華佗的醫術雖高,卻因不愿依附權貴,最終遭到了不幸。
相傳,曹操因頭痛病發作,召華佗入宮診治。
華佗建議,需開顱治療,這在當時無疑是驚世駭俗之舉。
曹操多疑,以為華佗是想加害于他,遂將其下獄。
一代神醫,最終在獄中受盡折磨,遺憾離世,留下了一部未完成的醫書,以及他那不朽的醫術傳奇。
如今,有機會向華佗學習,李奕自然不肯錯過。
李奕隨時可以調整劍靈世界中的時間流速,如今他的一縷神念,幻化為他的模樣,正在跟隨華佗學習醫術。
劍靈世界中過去一年,外界只是過去一天。
每日清晨,李奕隨華佗上山采藥,學習辨認每一種草藥的形態、生長環境及藥用價值。
華佗耐心細致,每遇到一種草藥,都會親自示范如何采摘,如何炮制,同時講述其背后的典故與療效。
李奕聽得如癡如醉,時常在夜深人靜時,反復研讀醫書,結合實際所學,不斷加深理解。
除了草藥知識,華佗還教授李奕脈診、針灸、外科手術等技藝。
在脈診上,華佗教導李奕要靜心凝神,通過指尖感受病人的脈象,從而判斷病情。
針灸之術,更是精妙絕倫。
華佗親自示范,如何在人體穴位上精準施針,以達到調和氣血、治愈疾病的目的。
李奕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模仿,生怕有絲毫差錯。
至于外科手術,華佗更是技藝超群,曾以麻沸散作為麻醉劑,成功進行了許多在當時看來不可思議的手術。
在華佗的指導下,李奕重新學習如何消毒、止血、縫合,每一步都力求精準無誤。
歲月如梭,轉眼幾年過去,李奕的那一縷神念,從一個對醫術一知半解的少年,成長為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的醫者。
而神念所學會的一切,已經同步分享給李奕的真身,將那些知識儲存在腦海中的知識寶庫,隨時可以拿出來使用。
這天,在洛陽城的郊外,陽光明媚,微風不燥。
李奕駕著馬車,正悠哉游哉地游玩。
突然間,前方出現兩個身形魁梧、氣勢洶洶的魏國武將,將馬車攔住。
一個是素有“惡來”之稱的典韋,肌肉隆起,眼神如炬。
另一個是“虎癡”許褚,身材壯碩如虎,一臉橫肉,威風凜凜。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