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萬代!”
皇帝放聲笑了起來,太后也握著皇帝的手,笑瞇了眼睛。
“方才,你弟弟來找過我了。”
過了一會,太后開口說道。
皇帝輕輕頷首:“孩兒知道,他又與你說什么了,還是不想把明婉嫁到趙家?”
太后搖了搖頭:“倒也不是,他也很喜歡趙離那孩子,只是怕大戰一起,趙家再出什么事情,有些不放心現在把明婉嫁過去。”
“這有何妨,朕當時就與趙山說過了,朕只是應下了這門婚事,婚期在什么時候,還得他們自己商量。
康王若是不放心,大不了先定下這個婚約,等大戰結束再成婚。”
皇帝擺手道。
太后點了點頭,接著道:“你弟弟還提了個要求,哀家聽著也有幾分道理,與你說來聽聽?”
皇帝眉毛輕揚,道:“哦?母后請說。”
“你弟弟說,他自己養了那么多年的閨女,憑啥趙家說要走就要走,他趙家也得嫁個閨女來咱李家。
清遙丫頭是在哀家膝前長大的,老二兩個月前就與我提過此事,我當時沒應他。
現在想想,覺得時候也差不多了。
你弟弟說了,咱李家重情義,趙家世代忠良,又為國戍邊,今大戰在即,天家施恩于趙家,由天家嫡子迎娶趙家長女,再將親王郡主許給定北王世子,以示恩德。
方才咱娘倆如何說的,大寧可盛四代,老二都那么大了,早就到了成婚的年紀,要想大寧代代相傳,總得讓下一代有孩子不是?
哀家看,這事也就如此,成了吧,兩個孩子青梅竹馬,門當戶對,世上去哪找那么好的事情?
皇兒,老大老二都是好孩子,是親兄弟,他們的秉性如何,感情如何,你看不出來嗎?
將清遙丫頭許給老二,老大不會說什么,作為大哥,他只會為自己的弟弟妹妹高興。
是,成婚后老二就有了這么個三十萬鐵騎的老丈人,
但你想想,那兵馬是趙家的,日后是趙離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咱李家的,
老二這小子從來就沒有和他大哥爭的念頭,就這么一個原因,就因為這兩兄弟的感情,哀家就覺得,此事根本用不著擔心。”
皇帝搖了搖頭:“母后,這事不是這么算的……”
“皇兒,是你把十三衙門給了老二,是你這些年放任他布置自己的勢力,是你眼睜睜看著他從一個不學無術的孩子變成現在一九鼎的殿下。
你讓外人如何看,你讓群臣怎么看,老二現在已經掌握著力量了,你若是當真擔心老二會與老大反目,你當初就不該放任他到現在。
你若是不擔心此事,你又何怕把清遙丫頭許給老二?
你莫不是也要學那前周太宗皇帝,搞制衡、養蠱那一套不成?
這是哀家的孫子,不是你挑選繼承人的玩具!
現在,你給哀家說,事情不是這么算的,那該如何算?”
殿中,燭火靜靜燃燒著,方才其樂融融的氛圍已然不見。
皇帝握著母后的手,嘆了口氣:
“娘,您在說氣話,您知道,我做的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太后閉上了眼睛,沒再說話。
良久,皇帝還是吐出了一個名字:
“晚棲……”
這個曾經母儀天下的名字輕輕回蕩在空曠的御書房中。
太后睜開了眼睛,似乎明白了什么,眼底閃過一抹沉重的哀傷。
殿內沉默了一會,皇帝還是開口道:
“我答應您,讓清遙丫頭和老二成婚,您說的沒錯,想要我大寧千秋萬代,咱李家血脈單薄了可不行。
婚期……就定在秋天吧,那也是我和晚棲成婚的季節。
朕再給這小子下一道旨意,命他成婚后三月內讓您見到清遙丫頭的喜脈,
這回,您總得滿意了吧。”
————————————
為怎樣將念念埋葬老板加更!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