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誠于己,假以外求。
“一探便知?”
郁思平先是一愣,隨即便反應了過來:
“陳兄的意思是”
陳年點了點頭道:
“天書之事是真,選仙之事也是真,但是那夫子”
話說到一半,陳年看了看臺上的皇甫昌明,沒有繼續說下去。
此時的皇甫昌明負手而立,仿佛廟中繁雜之聲,與他無關一般。
一直到院中聲音漸消,他低頭審視了一下周圍,并沒有著急解釋,而是開口道:
“此行兩萬四千里,雖是遙遠,卻并非是絕路。”
“出發前,夫子曾允我等,將這正氣之法傳下,予諸位護身。”
“勤加修習,自然有鬼神感應護持,邪祟之流不侵于身。”
聽到此處,陳年雙眼之中猛然冒出一道精光,圓光之法通照,皇甫昌明體內氣息纖毫畢現。
“鬼神感應,敬天事鬼,這儒門內修正氣,何事變成了這般?”
“怪不得以皇甫昌明的學識,只有這般正氣成就。”
“本還以為是修習時間尚短,沒想到竟是走上了彎路。”
“不誠于己,假以外求,少了一個‘誠’字,這正氣沒散已經算是他有些成就了。”
陳年心中疑慮之時,一眾書生士子也是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對。
皇甫昌明乃是當世名家,他們得罪不起,但這所謂的正氣之法,卻又不知來路。
萬一是什么邪法,那自己這些人
皇甫昌明看著一眾書生士子的反應,心中思緒不斷翻涌。
夫子允他們傳這正氣之法沒錯,卻沒說可以在這眾目睽睽之下普傳。
他也不知自己此舉是對是錯,但直覺告訴他,這正氣之法早晚會被那些高高在上的山門世家盯上了。
而且廣昌府可不是什么小地方,留方山若是在此壞了名聲,傳揚出去,那夫子所謀,便會成為一個笑話。
沒有學子前去進學,這法門早晚有一天會斷了傳承,天下學子的路,會再次被盡數堵死。
沉默了片刻,皇甫昌明目光一定,從一眾學子臉上掃過,和聲道:
“你們無需顧慮,此法我只講于眾學子聽,爾等記下便可。”
“留方書院就在那里,學與不學,去與不去,爾等不必急于一時。”
此一出,原本有些焦灼的氣氛,稍稍緩和了下來。
冷靜下來的一眾學子,智商重新上線,紛紛躬身拜謝。
皇甫先生講學將近三年,這正氣之法,要是有問題,早就被朝廷發現了問題。
還如何能安然無恙在廣昌府講學?
一道法門而已,反正學不學全靠自己,繁將之記下也廢不了什么功夫。
(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