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苗困境,抱團取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既要、又要、還要,多頭下注,是世家保持長盛不衰的根本。
這點,即便是那名傳千古的諸葛武侯一家都不例外。
陳年并不反感這種行為,他甚至希望這些山門世家,能夠培養出更多的“仙苗”。
培養的越多,這些勢力內部的矛盾,凸顯的就越快。
除了絕對的力量之外,內部的撕裂,是瓦解一個勢力最好的方法,沒有之一。
這些山門世家,太小看了道門傳承對傳人的要求。
也小看了一個合格的道門傳人,對世界的看法。
丹陽選仙,一步一步完善到現在,并非只是一個騙局。
即便這天下再差,總有一些別人眼中的異類,比如解心鳴、比如梅清生。
四十年時間,足夠陳年選出幾個真正的道門傳人了。
但他要的,從來都不是選仙的結果,而是過程。
一個利用人心最大的欲望,改變整個天下認知的的過程。
只要他們開始嘗試,對天下百姓來說,就是一件好事。
“現在看來,當初的選擇,確實沒有錯。”
陳年看了一眼那兩個巨大的條幅,“楊少慈悲”四個大字看起來扎眼無比。
但在這風雪之中,這四個字,比什么東西的份量都要重。
無論那看起來浮夸無比的楊家大少動機為何。
至少這個冬天,在這三川府中,因為他,沒有貧苦人家、乞兒孤寡餓死在風雪之中。
“以錢買名,怪不得隨身要帶那么多的保鏢。”
陳年腳步輕移,白驢無聲無息的出現在他身邊。
剛出東南,就遇到了這么一個妙人,他突然有些期待其他所謂“仙苗”的表現。
《太微仙君功過格》都能造成此等影響,那詳細表述了成仙標準的《太上感應篇》一旦傳播開來,造成的影響,絕對比現在要大得多。
“不過,還得想辦法給他們一點甜頭。”
細碎的雪花緩緩飄落,白驢馱著陳年,從三川府的北門踏出城去。
待到那楊大少從南方山中歸來,三川府中的陰氣邪氛,早已消失一空。
看到那消失不見的社伯神像,楊大少脖子一縮,口中嘀咕道:
“這是哪家老不死的路過?我都躲到這兒了,還能遇到,真是晦氣。”
隨即他便提高了聲調,高喊道:
“六兒!備車,備車!”
“快!收拾一下,我們離開這兒!”
正在巡視粥棚的六兒聞,頓時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一臉諂媚的道:
“好嘞!我這就去!”
只是他剛走出兩步,突然回過頭來問道:
“少爺,這粥”
“照舊,正好我們回去看看,看看有沒有人敢拿了本少的錢不辦事的!”
很快,一輛奢華的馬車,便從北門出城,在風雪之中,快速離去。
在那奢華的馬車離去后不久,那露出了森森白骨的社伯神像,便被人清理了出去。
數日后,一輛做工粗糙的馬車,被一群衣衫襤褸的貧苦人家抬上了供桌。
那馬車之上,赫然坐著一個看不清面目的青年。
(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