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胎赤鯉,五龍捧圣!
天蓬發符密咒!
槌隨咒動,鐘鳴九響!
二十二道法榜懸于半空,八方十門齊動。
來自上清天的龍耀明鐘一出,便引動滿空妙炁結成祥云,襯于云宮之下。
鐘鳴第一響,一道光華從帝鐘之上沖霄而起,初時不過微微光點,待到半空已成數里流光。
隨即便聞龍吟驚天,龍吟聲中,那流光迎風便長,數息之間,便化作一條黃龍!
黃龍探首,龍軀遮天,見首不見尾,蜿蜒曲蟠,望之有百里之遙!
那猶如山岳般的龍頭當空探下,呼吸之間有云煙聚散,雙目開合如日月合瞑。
山谷之外。
面對從天而降的巨大龍首,正聚在一起商議對策的諸多勢力同時僵在原地,如同石化。
不是他們不想動,也不是他們不敢動。
而是在滔天龍威之下,他們根本就動不了,甚至連眨眼都做不到!
只能以一個抬頭望天的姿勢,與那如同日月同空的龍目對視!
還好那龍首完全沒有將他們放在眼中,只是對著山谷一點頭,便沖天而起。
龍威升空,眾人心中懼意卻是絲毫未減,紛紛用驚駭的目光看著那座仍未露出形跡的山谷。
若說那天精月華、鐘聲、霄焰,他們還能憑借自身的修為扛上一扛。
這突如其來的黃龍,甚至讓他們提不起任何反抗的心思!
然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還沒等他們松上一口氣,就聽到第二聲鐘響。
山谷之內。
鐘鳴第二響,一點青光飛入東方青華元陽門,洞青之炁隨之涌入。
光隨聲走,瞬間便至千里之外。
聲音盡處,光點隨風顯化,一條青龍騰空,龍軀肆意伸展,望之不盡。
時至深秋,正是百草零落,樹木泛黃之時。
但青龍掠空,所經之處如同春至,路邊百草生花,山中老樹萌芽,
第三響,赤紅火光瑩瑩,隨洞陽之炁入洞陽太光門。
第四響,少陰之氣裹著點點白光,入了通陰金闕門。
第五響,陰生廣靈門閃耀,一點玄色水光飛入其中。
五龍并起,各據一方,五方五炁震蕩,隨五龍行跡并朝云宮。
五千里云湖。
萬丈水淵之下,熒光點點,黑水玄玄。
極深處,一座巨大的珠闕貝宮聳立,上有七彩閃耀,水光瑩瑩,將四周照的一片通透。
細細望去,便見水中禁法森然,運行有度。
中有浮水忽聚忽散,猶如云煙浮空聚散無常。
其下珊瑚叢叢好似假山,珍珠堆砌正成池塘。
珠闕貝宮之中,歡聲笑語,一片怡然自得之相。
突然,湖底翻滾,珠闕震動。
一團團污泥自水底翻涌,將一片水府福地攪得猶如污潭。
還未等珠闕之中的龍子龍孫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水底猛然亮起兩道亮黃色的光柱。
那光柱如同兩道利劍一般劃破水底,向著丹陽方向照去。
光柱底處隱約間,可見一個巨大的頭顱,那頭顱虎面而無角。
順之看去,一條身長數十里的蛇形身影,在水中隱現,如魚似蛇,四肢蛇尾。
正是一條赤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