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館并非單純教授武藝拳腳的地方,除了武術基本功、身法步法、實戰、氣功、養生等武道相關課程外,還包括經史典籍、道經佛經、書法、演茶、醫術等文化相關課程。
可以說,只要在武館學完七年的專業課,不說變成全才,起碼入了社會也能找個好生計。
學費按照普通人讀書的標準來,一年兩學期,一學期二兩銀子,只招收六到十五歲的孩子。
常道窮文富武,一家子再窮,熬一熬,一年幾兩銀子,好歹能供出個讀書人,但習武之人需打磨根骨,經年累月,光是不斷增長的食量就是一大難題,更別提熬筋鍛骨的各類藥材器具,普通人哪承受得起?
現在一年交四兩銀子,衣食住行都由武館全包,家里跟著沾光不說,還能養個有出息的娃兒,怎么看怎么劃算。
前三家武館開門不久,附近十里八鄉的人踴躍報名。
因為各班師傅中有一多半都是女子,報名的女孩也不少。
不僅是喬榆帶了個好頭,她建立起的人才儲備系統中,以女子之身占據高位的實在不少,比如江厭離、青鸞、付蘭……甚至溫情,都是仙門叫得上號的女修,女武者亦不遜色。
仙門風氣隨之發生改變,許多女修開始有了出頭之日,她們似乎也敢爭了,敢去搶奪那些本由男性把持的資源和權力。
最典型的就是嫁入金家的虞青葙。
金子軒成親后,金老夫人就放了權給兒子,但金子軒畢竟不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做事難免有疏漏的時候,于是金老夫人又私下培養虞青葙,想讓她為金子軒查漏補缺,夫妻拍檔。
虞青葙的確是培養出來了,可人家掌了權就不想放,正好金子軒受其母影響,并不討厭強勢戀權的女子,本身對權勢也不夠熱衷,竟真的分了一半權柄出去。
虞青葙在金家更加如魚得水,都成她快樂窩了。
想到成婚時與金子軒訂下的約定,虞青葙到底還是選擇了更利于自己的選擇,她開始監視起金子軒的去向,每當他試圖去夷陵時,虞青葙就會把人“哄騙”回來,不讓他有機會和江厭離接觸。
虞青葙始終清楚,她能掌權的根本在于,她現在是金家的夫人,如果有一天金子軒和江厭離走到了一起,她所得到的一切都會灰飛煙滅。
金子軒是個好糊弄的,他雖聰明,卻仍有一副俠義心腸,還有些君子之風,對于這樣一個界限和底線都分明的人,虞青葙有一萬種法子將他手里的另一半權柄奪回來,只是還不到時候。
這個家里有話語權的人太多了!
虞青葙看向后院佛堂,她的婆婆,太精明了。
還有那些不安分的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