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會議主要是探討慶國目前的各道兵力防線,以及華夏到底要不要出兵的問題。
禮部部長郭攸之偏向保守,“慶國兵力正在被各方消耗,咱們以逸待勞,等慶國兵力被消耗到一定程度,百姓對戰爭深痛惡絕時,我方再出手,定能事半功倍!”
戶部部長范建不這么覺得,“你還是不了解慶帝!他這個人如果真的被逼上了絕境,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與敵人同歸于盡,到時候咱們反而有更大的麻煩。”
“范部長的意思是……先下手為強?”儋州市市長楊萬里有些激動,覺得自己遇到了知己。
“打起來好啊!”文宣部委員范思轍拍著桌子道:“慶帝那個狗東西把我在京城的鋪子都查封了,咱們趕緊打過去,我好接著開店啊!”
范建:“……你別說話!”
新任后勤部部長范若若道:“慶帝走前,還留下了三萬禁軍和一萬守備軍,離京都最近的甬城還有兩萬地方軍,結城也有兩萬,咱們的軍隊打過去,他們一定會護援京都的。”
加起來可有八萬呢,這還不算從南到北一路上可能會碰見的各地守備軍地方軍,想要順順利利的攻入京都,恐怕還有的打。
“打就打!”一等將軍金萍兒舉起雙手,意氣風發,她這兩年一步步成長為七品高手,在戰場上也是以一敵百的高手了。
“屬下自請一支隊伍,親自為后方隊伍打通一條通向京都的路線!”
云意終于開口,瞧了她一眼,“還是不穩重,過幾天回學校再上兩節課!”
金萍兒連忙坐回去,不敢再開口,生怕被加課。
云意看向范閑:“你怎么不說話?”
范閑并沒有領著什么職位,打仗的時候需要他就去打仗,學院需要他就去學院,和錢貨有關的都移交給了范建和史闡立,他看起來一身輕松,但其實誰有事都會找他詢問,畢竟就他懂得最多。
新政權有著和封建社會不太相同的政治結構,但他們也不能照搬現代社會的政黨體系,所以一切都是云意和范閑摸索著走出來的。
他們兩個大宗師,起碼有試錯的資本和機會。
范閑頓了一下,“我在想,咱們不是有間諜在京都嗎?”
何止是間諜啊,目前監國的陳萍萍和林若甫都是他們的人,只不過軍權在秦業手里,他們才不敢輕舉妄動罷了。
云意笑了笑:“慶國目前還能支撐的原因在于慶帝,只要他死了,慶國必亂!”
“所以,在這個前提成立的情況下,你們盡快列出一個拿下慶國的方針,等我回來就動兵!”
眾人面面相覷,氣氛安靜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