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朝昌最終沒有拿到探花
等皇上和眾位大人把殿試前面的流程走完了,才有伺候的人開始布置考生的桌子和筆墨紙硯。
顯然布置這些的人也是熟手了,沒一會的功夫,就已經全部布置好了。
然后就有人引著眾位考生進來了,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周益嶸、一個不認識的和袁朝昌了。
袁朝康看著大哥正經的樣子,頗有一種‘我家有兒初長成’的成就感。
等眾人坐下之后,皇上就開始當眾出題,眾位學子當場寫策論,這整整要寫一個半時辰。
這期間皇上也會帶著心腹下去走動,周圍坐著的大臣和勛貴也能小聲的討論,只是不能離開位置
。
雖然是小聲的討論眾位學子的表現,畢竟人多,聲音加在一起,也沒有太小。
對于那些定力不是很好的學子來說,這些聲音就是影響他們發揮的因素。
袁朝康晃眼一瞥,都已經看見有兩人因為不知道在想什么,寫錯了字,滿臉的懊悔了。
一開始眾人都興致勃勃的,越到后面,大家的坐姿都無限的靠近袁朝康,只有皇上眼神掃過來那幾秒坐的十分的端正。
袁朝康雖然無聊,但是也坐的住,他只是一心二用的在腦子里想著他生意上的那些事情。
天元國的殿試可不是統一交卷,只要寫好了就可以交,在時辰內,可以慢慢寫。
反正不會統一閱卷,就是先交的,皇上和大家都提前看了。
就到了殿試這一步了,糊不糊名的,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最終還是要看皇上的心意。
周益嶸和袁朝昌都選擇在中間的位置交的卷,交完之后,就有人領著他們去偏殿了。
周益嶸和袁朝昌去了偏殿之后,就各自找個位置休息了。
在眾人的眼皮子寫上這么一場,也是費腦力的。更何況下午還要游街呢!
天元國的游街,是進士都要參與的,只是一甲三人可以簪花騎馬走在前面。其余人按順序走在一甲三人的后面,純走路,沒有馬可騎。
不過除了一甲三人,其余進士是可以選擇不參與游街的。只是這也是一種榮譽,基本都不會拒絕。
大殿內的眾人,午膳是在大殿內用的,他們要一直等到所有人的名詞都定了,圣旨頒布了才能出宮。
這次要不是大哥要參加殿試,袁朝康根本不想來,無聊到想睡覺,又不敢睡過的那種。
可能大家都想早點回去的緣故,試卷出來的特別的快。
最后有十三份大臣覺得好的卷子擺在了皇上的龍案上,需要皇上給這十三份排個名次。
至于其他的名次,眾位大臣都排好了,只交給皇上過目就好了。
偶爾皇上也會隨機抽一些名單上的人的卷子看看,防止大臣作假。
最終是周益嶸以絕對的才華拿了本次春闈的狀元,袁朝昌得了傳臚。
其實袁朝昌發揮的也不差,只是一甲皇上有自己的考量。周益嶸是狀元,是勛貴的代表;剩下的兩個,一個代表著文官,一個代表著寒門。
袁朝昌只能排二甲
袁朝昌最終沒有拿到探花
袁朝昌聽見圣旨的時候,雖然愣了一下,但很快他就釋然了,這個結果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