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月和母親和大嫂閑聊
金氏瞪了女兒一眼,嗔怪道:“王爺找你爹有事,你這個丫頭也不知道早說。你早說的話,娘就派人把你爹叫回來就是了。
哪里能讓王爺等著,萬一耽擱了王爺的事情怎么辦?”
大嫂程氏也笑著附和婆母的話,“母親說的對,小妹你早點說,我派人把你大哥叫回來,萬一耽擱了王爺的大事。”
周瓊月見娘和大嫂這樣,心里暖暖的,“哎呀,又不是什么著急的事情,等爹和大哥下值回來,王爺在問就行了。娘和大嫂還是跟我說說那兩個貴女的情況?”
金氏聽見女兒迫不及待的問,就讓身邊的心腹嬤嬤,把早就調查好的結果拿上來遞給周瓊月。
金氏不想在這種事情上,說她的看法,不想給女兒有先入為主的感覺。畢竟這件事情,最終的決定權在女兒和王爺的手上:
“你自己看吧!這些都是我跟你大嫂查到的。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就去找你爹吧!”
“謝謝娘。”周瓊月謝完之后,當場就打開看了起來。
周瓊月看完之后,她還挺滿意的。兩位貴女的性子都還不錯,從調查的事情上來看,都是心有成算又知道分寸的人。
程氏看著小姑子看完之后,臉上的笑容都多了一些,就知道小姑子這是對兩人滿意了。
程氏笑著打趣:“沒想到小妹也到了要做婆婆的年紀了,時間可真是快。”
程氏現在都還能想起來她才跟夫君訂親的時候,那個站在夫君和五弟的身后,好奇又帶點害羞的叫她‘程姐姐’的小姑娘。
周瓊月聽著大嫂的感慨,她也挺有感慨的。
周瓊月確實覺得這幾年的時間過的特別的快,特別是王爺從戰場上下來之后。
他們一家人王府住住,城外莊子住住,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是啊!我也覺得挺快的。一轉眼我兩個兒子都已經十六歲了,都到了要定親的年紀了。
說起來,不怕娘和大嫂笑話我,我時常有點惶恐。我不知道以后能不能跟兒媳婦相處的來,我有點怕我做不好一個好婆母吧!”
周瓊月上輩子雖然沒有成婚,但是那個時代人們接觸信息的手段多啊。各種婆媳大戲,她聽到過的都不少。
金氏和程氏兩人聽女兒小姑子這么說,都愣了一下。
在她們倆的印象里,婆母有什么不好做的,不好做的是兒媳婦。
畢竟這個時代還是講究百善孝為先的,在很多情況下兒子都不敢反駁母親,更何況是兒媳婦。
一般來說,婆母不主動找麻煩,兒媳婦就該笑了。
金氏和程氏沉默之后,還是程氏開口活躍氣氛,“不愧是母親的女兒,跟您一樣的善良。”
其實在程氏的眼里,婆母金氏確實挺好的。這些年對她不錯,也沒有給她立過規矩,也不插手他們小兩口房里的事情。
在她有了嶸哥兒之后,婆母從來都沒有說過一次關于子嗣的問題。
就算俞氏那么鬧騰,婆母不喜歸不喜,但也經常敲打府里的下人,怕有人陽奉陰違的怠慢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