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不想回元安
周瓊月和太后在洪縣的日子過的特別的快樂,在這里認識她們的人也不多,可以經常私服出去到處逛。
除了皇上幾日一封信問太后和周瓊月什么時候回去之外,沒有什么好煩惱的。
至于想給袁博樺送美女的,自從袁博樺當著一縣縣令的面,把縣令的嫡女一腳踹飛了之后,就再也沒有人敢往袁博樺身邊湊了。
往榮親王那邊使勁的人就更多了,畢竟榮親王還收了兩個,就算是不收,也不會要人半條命。
最后發展到榮親王出個街,都有美女往榮親王身上撞。一時間來洪縣安家的富商女眷都多了不知道多少。
連知府都來洪縣置了房產,家里的嫡女庶女都在洪縣居住。
逼的榮親王最后也走了袁博樺的路線,踹飛一個非要湊上來的貴女,從此世界就徹底安靜了。
眾人也從這場豪賭中清醒了過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不可能成事。
就算爬上了榮親王的床能怎么樣,人家不認,只是多搭一條命而已。
這日周瓊月又陪著太后去茶樓聽說書,太后突然問道:“最近怎么沒有看見康兒?他在忙什么呢?”
按太后的意思,就應該把袁朝康也送到育賢書院去讀書。那個孩子是聰明的,只是月兒和福安太由著他了而已。
身在他們這種人家的,哪里有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周瓊月就算跟太后親近,也不會把袁朝康要做生意的事情跟太后說,人性經不起選擇和考驗,“康兒跟一群新認識的朋友出城打獵去了。”
“要不你跟福安還是把康兒送到育賢書院去讀書吧!你們要是沒有門路,我來想辦法。
他這個年紀正是需要好好讀書學本領的年紀,每日跟一群紈绔子弟亂晃以后怎么辦?”
太后是真操心袁朝康,主要是這半年接觸的多了,袁朝康每次姑婆前,姑婆后的。見面三分情,相處的多了,情分自然也就有了。
太后能從袁朝康的眼里看出他的孝順,不像宮里的孩子,叫她一聲皇祖母,恨不得立馬就能在宮里橫著走。
在太后這個年紀,最喜歡無所圖單純
的孩子了。
周瓊月親密的挽著太后的手,表情甚是輕松隨意:
“姑姑,我知道你是為了康兒好,可是王府已經有昌兒了,袁朝康也已經是郡王了。
一門倆爵位本來都是風光到不行的了,要是袁朝康再很優秀,月滿則虧。侄女只想兩個孩子都能平安到老。
就讓康兒隨心而活吧!況且康兒學業也沒有落下,就不用去學院掙那些虛名了。”
太后愣了一下,欣慰的看向周瓊月,“還是月兒想的周到,我終究是老了啊!看得還沒有月兒清楚。”
周瓊月也不虛偽的說太后沒有老,“姑姑,人是越老越有智慧的。您現在可是我跟五表弟的大靠山。”
“好,一直給你們倆靠。”太后見侄女這么哄著她,她也很高興。
這些日子在洪縣,看多了很多普通人艱難的日子,太后心胸也開闊了很多。
(請)
\n
太后不想回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