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倆的聊天
袁朝康見母妃的臉色,肯定道:“母妃,你也猜到了!”
“我只是不敢相信!我自認為跟皇上還是有點親情的,不說絕對的信任,手足之情還是有一些的。
我以前敢那么囂張,也是基于我覺得他不是那種會為了一點小事,就會那我怎么樣的人。”
說起這些,周瓊月就又不想在元安待了,誰知道皇上哪日又看她不順眼了呢?
其實周瓊月一開始是真的是只拿二皇子當未來的皇上的,也是在后面的相處當中,漸漸的她也有真的拿她當表哥的意思。
不然她也不是傻子,也不會從頭到尾那么輕易的就出銀子出力。
現在皇上變了,他只是皇上,不是她心里的二表哥了,她就不會再管他的閑事。更加不想還要時不時的表演手足情深。
周瓊月也沒有打算一直逃避,只是想暫時逃避一下而已。之后她還是會是皇上的‘好表妹’的。
此時袁朝康覺得母妃身上也有一種落寞失意的感覺。
“母妃,自古都有伴君如伴虎的說法。那么大的權力捏在手里,誰還能始終如一呢!
有時候就算自己想做最初的自己,也會有一群人推著往不知道的方向狂奔。
也許有時候皇上也是迫不得已吧!”
最后這句話袁朝康是真的這么覺得的,皇位向來只有心狠的人才能坐的穩,并且當皇上本來就不是去當老好人的,總有一些壞事是他要下決定的。
太上皇也算是一代明君了,他就是退位之后,太仁慈了。覺得他已經是太上皇了,他身上就沒有什么好圖的了,就放松了警惕。
已故的太上皇身邊跟個篩子一樣,是個兒子就敢往他身邊伸手。就算這次不出事,以后也是要出事的。
周瓊月聽小兒子這么勸,她心里確實好受了點,畢竟皇上也不是她什么特別重要的人,她不可能因為皇上變了,她就怎么樣。
所以周瓊月還有心情調侃袁朝康:“我還以為你要跟著母妃一起罵皇上一頓。”
“不至于,他們父子之間的事情,跟兒子又沒有什么關系,兒子才不操心那么多呢!
只要不把手伸到兒子身上就行了。”
袁朝康覺得他想在元安開一座青樓的想法,要趕快行動起來。他就快長大了,哪有長大的紈绔不愛流連于煙花之地的呢!
去別人的地方,哪有去自己的地方安全。
周瓊月見兒子這么淡定,她內心也出奇的平靜了下來,忍不住夸贊道:“不愧是我周瓊月的兒子,就是聰明。不知道以后什么樣的女子,才配得上我這么聰明的兒子。”
袁朝康可不是那些提起女子就會臉紅的單純小孩,他對此可是有自主見解的:“母妃,有沒有可能沒有誰配的上。”
周瓊月并不把袁朝康話放在心里,在周瓊月心里,袁朝康也只是一個小孩而已:“你這個小孩離開竅還遠著呢!”
說到婚事,袁朝康就有想法了,“母妃,以后我的正側妃可不可以由我自己做主啊?”
周瓊月并沒有非要兒子娶她看上的人,只要他們自己喜歡,她沒有什么意見。至于袁博樺,只要周瓊月沒有意見,他也不會有什么意見。
(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