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覺得父皇肯定不想見他。
“父皇再堅持堅持,等您下葬了,就不用再見到兒臣了。
如果您要問兒臣后悔不?兒臣此時回您的依然是'不悔'。”
皇上說這話的時候,情緒就有些崩不住了。說話的聲音特別大,還有點氣急敗壞的。
不管皇上的嘴有多硬,心里確實是有后悔的。
他后悔的不是給父皇最喜歡喝的酒里面放藥,他后悔的是沒有阻止謝紫歆往父皇身邊塞人。
讓那個女子有了煽動父皇的機會。
此時大殿里只有皇上一人,當然太上皇也不可能起來回答他。
皇上也不需要回答,他一個人說了很多,回憶了他們之間的父子情、回憶了他們當時共同想辦法抵抗圣乾國、回憶那幾年父皇在外征戰的時候皇上的擔心。
他是什么時候變忌憚父皇的呢!
也許是父皇回朝之后,有時候他想推行什么決策的時候,大臣都要問一句'太上皇什么意見';
也許是他有什么決定的時候,不滿的人都會去跪皇家別苑;
也許是父皇也想讓表妹幫他掙銀子的時候;
也許……
雖然父皇一直表現的沒有要插手朝政的意思,但他卻開始變得不安了。
皇上把他的心里路程都在太上皇的靈柩前跟他一一的說了。
皇上說完之后,他就覺得輕松多了,至于父皇會不會原諒他,會不會不想見他。
這些都不重要了,反正以后也見不到了。
就算他百年以后見到了,那時候他任由父皇處置就是了。
皇上從來都不在意什么死后來生的說法,他只想按照他的心意,過好這一生。
之后眾人以為的感覺皇上好像心情好了一些,也不像前幾天那樣,整個人像一頭暴怒的老虎,誰都能觸怒他。
眾人也沒有多想,只是覺得皇上應該是從太上皇去世的悲哀里緩過來了。
而皇后見皇上這樣,心就更加的涼了,才這么幾天就緩過來了?
之后皇后把本來的自己藏得更深了,既然皇上需要一個愛他的皇后,那她就必須是。
周瓊月以前身子挺好的,這次給太上皇跪完靈,周瓊月就病倒了。
最開始是高燒不退,整個人昏昏沉沉的,一天大多數時間都是睡著的。
這可把袁博樺和兩個孩子急壞了,連承恩侯和夫人都破例住到了王府。
皇上也出宮來看了兩次,太后也出宮探望了。要不是皇上讓人拉走太后,太后也要在王府住下來。
一時間元安很多勛貴家里的好藥材都流入了王府。
再次讓元安眾人見識了周瓊月靠山的強大和穩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