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月和大嫂商量嶸哥兒的事情
袁博樺有這份心,周瓊月還是高興的,“這你不用操心,我都讓古樂準備好了。讓他們搬上馬車就好了,我們直接就走。”
袁博樺也不是一個掃興的人,既然王妃什么都準備好了,那當然是滿足她,“那就走吧!”
于是周瓊月、袁博樺、袁朝康一家三口就坐著馬車直奔承恩侯府去了。
他們一家三口到的時候,承恩侯夫人金氏正在吩咐身邊伺候的人,安排午膳吃什么。下人就急忙進來稟告,‘福安親王和王妃、怡郡王來了。’
金氏只能吩咐身邊的人多加幾道王爺、王妃和郡王喜歡的菜,就帶著人匆匆忙忙的迎出去了。
自己女兒和外孫回來,金氏還可以不出去迎接。但是女婿是王爺,他來了,侯爺又沒有在府里,金氏當然是要出去迎接的。
金氏在二門的地方接到的人,金氏笑著上前行禮,周瓊月三人都有意識的避開了。
周瓊月跟往常一樣上前挽住娘金氏的手臂,撒嬌道:“娘,不用這么正式,我們一家三口就是來蹭個午膳。”
袁博樺也趕緊附和周瓊月的話,“月兒說的對,娘不用這么正式,我們就是溜彎溜到了承恩侯府附近,順便過來蹭個午膳。”
袁朝康就說的更加的隨意了,“外祖母,我又來蹭飯了。”
“好,你們來我就高興。”金氏對于女婿和外甥的態度,比對女兒的態度熱情多了。
一個是不常來,一個是隔代親,周瓊月就理所當然的被娘排在了后面。
金氏熱情的招呼著袁博樺和袁朝康二人往里面走,周瓊月也不在意,她反正挽著娘的手臂不放手。
袁博樺有幾年沒有遇見這種場景了,再次看見,他依舊滿眼都是笑意。
金氏在收到消息的時候,就已經派人去找侯爺了,讓他不忙的話,就請假回來。
等金氏幾人到了正院的時候,周益嶸已經在院門口等著了。周益嶸雖然只有十三歲,但是他是府里唯一有空閑的男丁。
周益嶸從容的上前給周瓊月三人行禮,周瓊月看著這個侄子,有那么益瞬間周瓊月在他身上看見了大哥的影子。
周瓊月心里不由的感慨,‘不愧是在大哥身邊長大的孩子,這么小,都已經有大哥的影子了。’
袁博樺親自把周益嶸扶了起來,袁博樺伸手從腰間取下一塊玉佩,直接放在周益嶸的手里,“拿著玩吧!”
周益嶸大大方方的收了,大大方方的道謝。
就這一個動作,周瓊月三人對這個侄子的觀感就不錯。
袁朝康主動上前喊了一聲‘表哥!’,直接把周益嶸弄不會了。按道理姑姑家的這個表弟是該叫他一聲表哥的,但是這個表弟是郡王啊!他只是一個秀才。
在場的幾人,都笑了。
袁朝康對這個表哥的
周瓊月和大嫂商量嶸哥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