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老侯爺還是一副既往的偏心
周智全因為以前經常去王府住,還經常去王府照看袁朝昌和袁朝康哥兩。所以周智全跟這個王爺妹夫混的挺熟的。
所以周智全就說道:“要不王爺您直接去妹妹那邊坐著?”
袁博樺聽見五哥這么說,他也沒有思考,話脫口而出了,“可以嗎?”
周智全沒有想到這個王爺妹夫是真想去,他只能趕緊補充道:“不可以,我亂說的。”
周智全的反應,就很明顯,生怕這位王爺真的過去了。
袁博樺看著五哥這么緊張,好心的承諾了一句,“別擔心,我就看兩眼我王妃而已,不過去。”
對此周智全總算是放心了。
按理說這種事情,身為長孫的周智羿是要回來的,周智羿知道消息的第一時間,也通過特殊的渠道,把他申請丁憂的帖子傳回了元安。
但是皇上第一時間就給他批了奪情了,開什么玩笑,泉州那邊那么多糧食,換誰去都沒有這位表哥在那里讓他放心。
皇上還寫了一封信安慰這個表哥,反正意思就是皇上去祭拜的時候,順便幫他也上一炷香。
收到皇上回復的周智羿只能在泉州一邊守孝一邊干活。
不說周智羿的丁憂折子被皇上駁回
了,連周文璨、周文俊和周智瑜的丁憂折子也被駁回了。
只有周智全的丁憂折子被準了,好在周智全只是孫輩,只需要守一年的孝就好了,并且他本來都只是一個小小的翰林。
一年以后回翰林院繼續接著干就好了,并不會存在位置被人替代,回不去了這種情況。
之后在承恩侯老夫人柳氏停靈的這七天里,太后每日都來上一炷香,單獨陪著老夫人的靈柩待一會。
皇上也每日跟著太后一起來,但是皇上是上完香就直接回宮了,之后幾日都沒有在承恩侯府逗留。
倒是太后每日都要在承恩侯府逛逛,直到用了午膳,下午才回宮
。
太上皇只在皇宮住了一日,就直接帶著人回皇家別院了。他現在是太上皇,他想走別人也留不住(這個別人是指皇上)。
而這七天,周瓊月一家也沒有回王府,直接就住在承恩侯府了。袁朝昌也沒有去到宮里讀書,袁博樺替袁朝昌向宮里告假了。
老夫人的去世,真正傷心的可能就是覺得少了一個依靠的周文福了,其余的人雖然也傷心,但是都是有限的。
到了柳氏下葬的時候,皇上好破例給柳氏下了一道贊美的圣旨。沒有什么實際的好處,就是死后名聲好聽。
當然本來承恩府對外的說法就是意外去世,也不存在名聲不好聽的事情。只能說有了這道圣旨,以后萬一有人要翻出來說,那都是不行的。
那不是在打皇上的臉嘛!
等柳氏下葬之后,袁博樺連王府都沒有回,又直接回軍營了。
周瓊月心里總有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并且隨著書里那場大戰時間的靠近,這種感覺就更明顯,她也不知道她還能做點什么。
只能又把賬本上的銀子,想各種辦法,在周邊的國家換成了糧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