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瓊月的意思就是想辦法管一下侯府自己就行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暫時就不要管了,不然到時候引火燒身,就不是鬧著玩的了。
承恩侯沉重的點了點頭,他也知道這件事情的厲害,走漏風聲這個鍋,是他承恩侯府背不起的。
承恩侯做了決定之后,心里一瞬間想了很多。他不知道當今圣上準備用什么借口來破這個局,承恩侯府暫時也不敢輕舉妄動。
(請)
\n
周瓊月給祖父承恩侯有償透露消息
萬一壞了皇上的好事,連累了侯府事小,連累到宮里的娘娘和兩位殿下,他就萬死不能贖其罪了。
而且承恩侯想著旱災的事情,就順其自然的想到了府里的婚事。承恩侯就想到了皇上近期的舉動,他也想到了幾位孫子的婚事。
想著這些毫無頭緒,亂七八糟的事情,承恩侯就看著旁邊悠閑自在的孫女不爽了。
“行,你回吧!東西等會我會讓人送到你院子里的。”承恩侯就是主打一個過河拆橋。
周瓊月本來也是來說這件事情,至于要東西,那就是順便的。
這會祖父讓她走,她就拿著手里的這本書站了起來,“孫女告退!”
周瓊月行完禮,見祖父還沒有反應過來,她就直接帶著書走了。
其實承恩侯看見孫女手上的書了,只是見孫女喜歡,他就沒有開口討人嫌。想著就當她這次給這個重要的消息的獎勵了。
等第二日一早,大房的金氏以及二房的趙氏,還有三房的孫氏都收到了消息,讓在今年內把三個哥兒的婚事定了。
更是要求在明年夏天之前,三個孫子都要完婚,至于后面的幾個還能勉強拖幾年。
按承恩侯的想法是想排行前五的哥兒都可以娶夫人了,但是太急了終歸怕皇上看出了什么,只能是排行前三的先把夫人娶了。
承恩侯這個命令一出,最為難的是三房的孫氏,主要現在是三房在管中饋。相當于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府里要出嫁一個姐兒,還要給三位哥兒娶夫人,這開銷簡直不敢想象。
孫氏當即去婆母承恩侯夫人面前哭了一場,但是這件事情是侯爺親定下的,她也沒有什么辦法,她向來不會反對侯爺的意見。
最后三爺周文福只能去承恩侯面前賣慘,最后承恩侯給了三兒子一個元安的良田莊子,周文福才心滿意足的走了。
周文福收了莊子,也并沒有給孫氏,所以這個難題最終還是要孫氏自己解決的。
孫氏已經無數次后悔她當年為什么要去爭這個爛攤子。
這三房里面,最輕松的就是大房的金氏了,她大兒子周智羿的婚事也都人選是早就定好的,剛好對方守孝也結束了,最近本來兩家也在商議婚事了,照著流程走就行了。
排行第二的是二房趙氏的嫡長子周智瑜,跟周智羿是同一年的,他們兩都已經是舉人了。外人戲稱之為承恩侯府雙杰。
但是趙氏一心想著等兒子考中進士之后再考慮婚事,現在連個人選都沒有,突然承恩侯來這么一下,二房的兩口子著急的嘴角都起泡了。
排行第三的是三房的庶長子,周智昆,跟前面那個被快速遠嫁的周南芊是同一個姨娘。而孫氏自己的親兒子,排行第八,還小的很。
所以孫氏是不著急的,要么他們父子二人看中誰,她直接派人去提親,要么她隨便選一個。
反正她看庶長子也挺礙眼的,也不可能為他真的勞心勞力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