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一劃勾勒出落日的余暉,和湖邊悠揚生長的蘆葦,有時湖風拂過,蘆葦如同起舞一般在風中搖擺。
有人問藝術是什么,是行為藝術,什么可以稱之為藝術,那么藝術其實是一種人類思想或者技藝上的突破,有時候一張照片的價值不取決于它本身的成本,而是取決于它所包含的意義。
她其實之前不曾學過繪畫,只是拿起筆繼承了原主的身體記憶,一點點照著眼睛所看到的風景捕捉顏色和比例,就如此記錄下。
這幅畫是染著染料的香味,湖邊的氣息和微風,以及落日共同構成,它是今天的記憶,是未來對于今天的留念,而人總是會遺忘很多經歷過的一切,因此記錄總是定格了記憶的畫面,不隨著時間褪色,我如今去看我十年之前的照片會覺得不真實,可人它是在不斷地變化之中,現在的你看不到七年后十年后的自己的模樣與變化。
因為人不是突然改變的,而是慢慢地在時間之中發生改變的,逐漸學會了一切。
這幅畫她決定送給梁期,他一定會喜歡的。
而此時,上課的梁期突然打了噴嚏。
是誰在思念他?
除了袁漁同學恐怕沒有別人了。
想到這里的時候,心口泛起甜意。
窗外的綠葉隨風招搖,在陽光下金燦燦,那是秋天的韻味,落葉掃地,而人生一年又悄然過去的感覺。
一年又一年,人就不可避免地長大了。
我們所以為的童年回憶,不過是由一個個特別巧合的事情組成,而成為我們再也回不到的過去,我們日思夜想的究竟是過去的回憶,還是回到過去那種無憂無慮的狀態里呢?
人隨著成長不可避免地要承擔很多責任,而真實有力量的人從來不會逃避屬于自己的責任。
人之幼時不可替代,人之少年不可替代,人之青年不可替代,人之中年、壯年、老年亦不可替代,就像是種下土壤之中的種子,它不會由種子突然變成果實,在時間之中,它逐漸生根發芽張葉開花結果。
人和種子都是生命體,都要經歷同樣的狀態,而這些過程沒有哪個不重要,除非是中路夭折,否則該經歷的一切每個人都無法逃脫,要不怎么說大人比小孩強,因為經歷了磨難解決了磨難就獲得了成長,心境很難再回到之前什么不懂懵懵懂懂的時候。
人之生長是一個不可逆反的過程,因此才會顯得一切都很重要,小到每個決定都仿佛能夠決定人之生死,人之脆弱也體現地淋漓盡致。
袁漁同學,等我。
你會喜歡我的。
“梁老師,真帥。”
“梁老師方才似乎是笑了,他是突然想到什么人了嗎?”
“應當是,當我想起我喜歡的人時,我嘴角就會不自覺地勾起一個弧度。想到極其開心的時候也會勾起一個弧度。”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