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中什么,便會在什么地方投入時間和思考。
因此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目就好,人在一次次與外界交鋒的時候徹底認清了自己是誰,想干什么,想去哪里,這也許是人生來的天命,不論他擁有怎樣的人生際遇或者出身與經歷,最終逃不開的是對自我的詢問和對話。
讀書實際上就是與自己對話,你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因此才去看書,你認可哪一種思考方式就說明了真正的你在想什么,而不是你所認為的自己,或者是你想要成為的自己,只有清晰思考自己的本質,才能真正做出適合自己成長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外界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只有你才能打破心中那些限制性的思考和觀念,為自己贏得生機和活力。
每個人都在拯救自己,在破除一層層的限制性信念之中獲得自己的人生哲學。
別人的經驗與策略只能給你提供見解卻不能成為你的人生信念。
否則盡信書不如無書。
當你全然相信自己的時候,那一刻你不再擔心失去什么,因為所有失去的都將以另一種方式出現。
當你真的全然相信自己的時候,你才會真正地走向自己的理想。
才會堅定不移地走向屬于自己的路,如果能用雙手去創造去建筑自己想要的世界,為什么不那么做呢?
如今你站在那扇門前的時候,你在想什么,就決定接下來你所看見的那個世界會是怎樣的。
因為你永遠無法從別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當你一遍遍地詢問自己為什么,為什么,究竟應該做什么的時候,我相信那是對自我的一種折磨和升華,一種靈魂的拷問,因為是你在不斷地詢問自己,如何度過這短暫的一生。
時間過得特別快,別人的世界如何變化遷移,整個世界如何變化是你永遠無法決定的事情,你只能看見這些歷史流轉,以及人與人之間互動產生的結果,包括生命實際上一直在流逝,無論我做或者不做什么,無論我做出什么生活的改變,于他人的意義很淺,而唯一的是磨練自己的心。
人有時候特別沒有耐心,總是想要找到一個完全的路,總是在尋找一個最優解,可是世間事情總是復雜的。
看似簡單之下的深奧,什么理論都存在,你選擇什么世界決定你將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
而越是如此,越是覺得心臟顫抖,因為當做出決定的那一刻,仿佛有些釋然。
你有時覺得自己特別普通,有時又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間最特別的存在。
因為永遠不會出現第二個你。
姜漁帶著繪畫的工具來到了野生湖邊,看著秋季飛揚的蘆葦,湖面映照著秋日的暖陽。
湖邊的草坪上有很多人,家庭聚會朋友聚會或者小孩子的奔走熱鬧都在宣告著一個鮮活的人類群體。
數字有時候簡化了人類世界的復雜,他們會告訴你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卻不會告訴你這個世界有多少個真實的家庭。
而每個人不同于花花草草,都有自己各自的特點,因此這個世界不缺人,人只是來體驗這個世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