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床洗漱完后,就踩著自行車,去了一趟鄉里,在鄉里的百貨店里,買了一瓶茅臺,一條大前門,花了他12塊錢。
在回到村里后,他就徑直的來到梁家村的村委會辦公室,想找村長梁建國。
沒想到村長并不在村委會,問了辦公室的干部后,才知道村長去村集體的棉紡廠去,視察工作了。
梁鳴又踩著二八大杠,往村里的棉紡廠趕去。
梁家村的棉紡廠,成立于70年代末,由當時的梁家村大隊支書,帶著村民們一起包干的產業,后來大隊改村委會后,就成了村集體的產業。
因為南方的氣候問題,棉紡廠一年只有半年開工,生產棉被,棉紡織品,到了春夏季節,棉被和棉紡織品賣不出去,只能停工,讓村民務農,或者到城里打散工。
梁鳴的記憶里,這村集體的棉紡廠用不了兩年,就因為虧損,倒閉清算,被外村的老板收購后,轉為私營工廠。
“各位村干部,把你們喊來,是希望大家開闊一些思維,想想上半年,怎么讓棉紡廠盈利!”
“我們廠里的設備需要養護,如果半年不開工,單單是養護費,就是一筆不俗的費用!”
“所以,我們不能再像去年一樣,停工半年了!”
梁鳴剛來到村棉紡廠外,就聽到村長梁建國的聲音從里面傳來。
廠子里的干部們,都面面相覷:
“村長,到了春夏天,我們廠子就算生產棉被,也不會有人買啊。”
“是啊,我們南方的天氣,您不是不知道,到了春夏季,別說蓋被子了,都恨不得在院子里,脫光著睡。”
“而且,棉紡廠到了春夏季就停工,不止是我們村一家這種情況,其他村的棉紡廠,也是這樣。”
聽到眾人的話,村長梁建國有些恨鐵不成鋼。
這些人早就習慣了上面讓干什么,他們就干什么的工作模式。
以前大隊的棉紡作坊,都是生產多少棉紡織品,鄉里,縣里的單位就會派人來收購,可以說是旱澇保收。
現在隨著國家改革開放,許多老百姓搞起了個體經濟,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棉紡織品作坊,產品多了,競爭也就大了。
他們村里的棉紡廠,眼看就要經營不下去了。
再墨守成規,恐怕村集體的產業就要沒了。
“村長,其實想要棉紡廠春夏季也盈利,并不是沒有辦法。”
這個時候,一道聲音從棉紡廠外面傳來。
眾人聞,都紛紛轉頭看去。
就見到梁鳴拿著一瓶茅臺和一條大前門,從廠子外走了進來。
“小鳴,你怎么來了?”村長梁建國看到梁鳴后,臉上露出一抹異色。
“本來找您有點事,去了村委會后,聽那里的人說,你來棉紡廠了,就跟著過來了。”
梁鳴輕笑道。
見到梁鳴手里拿著茅臺和大前門,梁建國就知道對方的事情不小。
但他現在更關心的是棉紡廠的生存問題。
“小鳴,你剛才說,有辦法讓棉紡廠在春夏季,也能盈利?”
村長梁建國目光直視著梁鳴,開口問道。
廠子里,一眾村干部都紛紛看向梁鳴。
梁鳴靠著擺攤賣鹵鴨,日賺幾百塊錢的事情,在村子里,早已經不是秘密。
大家都佩服梁鳴賺錢的頭腦和能力!
說不定,梁鳴真有讓棉紡廠賺錢的法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