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個更厲害的角色
程時:“諸位專家領導們心里應該有合適人選,只是不好直接說出來。要不這樣吧。我們一人寫個紙條扔在盒子里,就像不記名投票那樣。最后來匯總初步名單,我們從初步名單里商議確定最終名單。”
誰寫了誰就沒人知道了。
如果有獲得大家一致投票的人選就更省力了。
就算沒有這樣的人選,如果別人提名的,對自己而更合適的卻沒想到或是不方便推選的,也能在后續表示支持,而不得罪人。
沈伯昭不得不暗暗佩服程時的油滑。
這樣一來,就連他和程時也能放心提名。
他轉頭掃視一圈,說:“大家覺得怎么樣。”
眾人皆點頭:“這個法子好。”
沈伯昭:“好,那就這么辦,不過我加一條,一個人最多只能推舉兩個人,否則該選票作廢。我大概講一下領導定下初步篩選條件。
來了個更厲害的角色
畢竟他跟程時認識的時間也不長。
把不準程時這會兒到底想要什么。
現在程時直接表明心意,讓他很滿意。
這表明程時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作為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年輕人,能做到這一點,真難得。
-----
沈伯昭把名單報上去之后,上面果然選了蔣郁東。
他更驚訝:這么看起來,叫他籌備這個公司,其實是在為蔣郁東鋪路?
也可以換種說法,不管誰來領銜籌備小組,最后都是蔣郁東當經理。
回想一下,那天籌備小組開會,蔣郁東也在場。
當時沈伯昭還奇怪,現在才明白其中奧秘。
難道從頭至尾,他都只是一枚棋子。
什么給他挖坑,想要考驗他,都是他想多了。
他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上面指定他為籌備組組長,是因為看重他善于察觀色,一定會領會上面的意思。
再退一步想想,如果他當時沒有按照程時說的,讓大家匿名投票,沒有把蔣郁東的名字提交上去。
上面會不會認為他辦事不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