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六零年代攀高枝
“徐先生,見好就收吧,至于徐家和池家的恩怨,我覺得這并不是什么大事,若是您覺得這件事過不去。”
池硯唇角柔婉的笑依舊溫和,說出來的話卻是讓人不寒而栗:
“那這件事就別過去了。”
以她如今所處的位置,
不說手中握著宋家的一切,就說她青省播音臺副臺長的這個身份,又或者是青省工農兵大學榮譽教授的這個身份,多的是人巴結為她擺平一切。
徐燕妮要是不識趣,她不僅能往死里擠兌徐家,還能讓徐燕妮感受一下什么叫敬酒不吃吃罰酒。
“好,只要你想學,我會的都傾囊相授。”徐燕妮拿錢的手打了一個哆嗦,池硯的話外音她聽懂了,若是她不聽話乖乖教學,恐怕以后也沒什么好日子過了。
默默看了眼對面女娃子有禮謙遜的樣子,她只感覺一陣涼意爬上心頭。
看人還算懂事,池硯抬手斟了兩杯白茶,將其中一杯推向對面,自己舉起了另一杯,聲音清淡:
“徐先生,有禮了,煩請不吝賜教。”
她仰頭把手中茶水一飲而盡,將瓷杯倒置的同時,歪頭向對面的中年女人露出了一個和婉的表情。
“是是。”徐燕妮擦了把額頭上流出的汗,手忙腳亂的端起桌面上的茶杯,囫圇吞棗的將茶水灌入腹中。
接下來的時日,池硯讓自己徹底忙了起來,在學校教學、電臺播音以及蘇州刺繡間忙活。
烏子恒和馮旭則見她對刺繡感興趣,給她找了不少刺繡大家,其中包括湘繡、蜀繡、粵繡、甌繡、卞繡等。
這下池硯更忙了,忙的連自己鐘愛的翻譯工作都棄了。
省播音臺,池硯的工作從午間12:00-2:00轉到了晚間6:00-8:00,她拿著播音稿播報晚間新聞。
“……袁先生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為解決全球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外國人稱為‘東方魔稻’。
雜交水稻的推廣極大提高了糧食產量,
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池硯剛放下稿子,就聽到外面熱鬧了起來,眉峰輕蹙,向外走去。
播音臺小樓中,樓上擠了不少人,好像在張望著什么。
一個小時前,播音臺保安亭,池文娟懷中抱著個年紀不大的嬰兒,敲著保安亭的門。
“誰?什么事?”門房側邊的小窗被打開,其中一個五十多歲的大爺粗聲粗氣道。
池文娟姍姍地詢問道:“大爺,您好,我想請問一下,您知道我三姐池文硯在哪里嗎?”
略帶凄苦地站在保安室前,面色卻不由得發憷,她已經有一年時間沒怎么和人交流了,現在乍然和人交流心頭還有點不適。
一聽問副臺長池文硯,他就知道沒好事,自從副臺長發達以后,想找副臺長的人多了去了。
見門衛大爺不搭理她,池文娟伸手攪緊了衣服,面帶不愉的再次詢問:
“大爺,池文硯在這里嗎?”
然而,這一次保安大爺卻顯得有些不耐煩,他頭也不抬地回答道:“不知道!”
狗眼看人低的東西,池文娟抱緊了裹著孩子的毯子,一層薄薄的衣衫洗的發白,上面還有兩個不太明顯的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