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使者!
一陣大雨落下。
就在鄧肯準備率領軍隊尋找戰機時,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讓他不得不暫緩一下攻勢,這個時代的高盧地區道路狀況極為糟糕,一旦下雨就到處都是爛泥路,壞消息是騎兵會受到很大影響,好消息是匈人的騎兵部隊影響更大。
這種大雨的天氣,匈人也基本上不會行動,他們的軍隊駐扎在一個叫做巴龍的地方,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被阿提拉屠滅了。
“暴雨后開戰的話,就必須觀察戰場地形了,騎兵沖陣很容易陷入爛泥中。”
“然后直接被步兵圍困砍死。”
早年帝國跟薩爾瑪提亞的數千精銳重騎兵交戰,他們連人帶馬陷入爛泥中,根本爬都爬不起來。
鄧肯麾下的將軍衛隊都是重裝騎兵,其他的則基本上都是輕騎兵。
好消息是匈人騎射手也沒法跑馬了,在對射的情況下,鄧肯麾下的威爾士弓箭手還能略占上風,騎弓轉步弓的話,是射不過正統步戰弓箭手的。
營帳外一陣腳步聲響起。
克里岡快步走了進來,擦了擦臉上的雨水,單膝跪下道:“大人。”
“有法蘭人的使者來了。”
嗯?
鄧肯疑惑抬頭,他沒想到消息傳得這么快,前天才擊潰了一支匈人劫掠者,今天就有法蘭人的使者趕過來。
鴉后-特莉絲主動上前一步,站在鄧肯的身側,輕聲詢問道:“是誰的使者?”
原住民酋長的勢力,鴉后-特莉絲比鄧肯更加清楚。
克里岡回答道:“墨洛維的使者。”
聽到對方的話,鴉后-特莉絲示意克里岡等下招人進來,對著鄧肯介紹道:“墨洛維是克洛迪奧的兒子,他的父親曾經擊敗過帝國的軍團。”
“他是現任的薩利昂法蘭克人的首領。”
后世的墨洛溫王朝就是他的兒子建立的。
墨洛維后面在歷史中被神化了,認為是海神的兒子,至于現在的話,他還是啃父親老本的蠻族首領,一直到沙隆會戰結束后,他才算是真正崛起了。
這個家伙非常聰明!
他在沙隆之戰后,以羅馬比利時總督的身份堂而皇之地接管之前屬于羅馬的領地,然后全面效仿羅馬制度,摘掉蠻族的帽子,建立了早期的封建國家。
他的兒子希爾德里克一世也是子承父業,既是法蘭克的國王,又是羅馬比利時的行省總督,跟其他的蠻族相比,他可以用行省總督的名義‘奉羅馬以討不臣’,在早期崛起的過程中,跟羅馬軍閥聯合滅掉了其他的蠻族部落。
是不是感覺有點熟悉?
沒錯。
這就是阿妮婭為鄧肯準備的崛起劇本,只不過聰明人不止有一個,墨洛維能想到這一點,背后應該也有高人指點。
但一條賽道上是容不下兩個人的!
鄧肯現在拿的就是不列顛行省總督的劇本,未來還會兼任不列顛之王,所以從他的利益出發,未來墨洛維就是鄧肯的潛在競爭對手,只不過沙隆會戰期間,他還需要跟法蘭人的首領合作。
畢竟法蘭人手上有一支精銳部隊,墨洛維依靠這支軍隊在沙隆之戰中建立了功勛,順利成為了高盧比利時行省的總督。
此時鄧肯雖然不知道那么多,但是鴉后-特莉絲一介紹,他就明白了很多事情。
懂了。
未來法蘭克王國開國君主的父親。
知道英法百年戰爭的人應該都清楚,不列顛島想要進軍歐洲大陸,
法蘭使者!
因為只有巨龍的威壓才能讓蠻族勇士失去戰斗的勇氣。
鄧肯坐在主位,表情似笑非笑道:“我?聽從墨洛維的命令?”
“為什么不是他服從我的命令?”
主帥的位置可不能讓。
就算是率軍單獨行動也不可能服從聽命于他人。
那法蘭人使者咬了咬牙,鼓起勇氣試圖直視鄧肯的目光,但下一秒聲音顫抖,結結巴巴道:“是……是的!……”
“我們有六千戰士……都是法蘭人的精銳部隊!……”
這會兒的法蘭人還沒有吞并高盧,尤其是沒有吸納流亡者巴高達人,所以他們的軍隊也不是很多,就是比其他的蠻族強一點。
日耳曼蠻族最多時有一百多支部落,后面才慢慢彼此吞并消失的。
才六千人-->>!
這下子不但是鄧肯笑了,就連營帳內的克里岡、埃德蒙森、卡爾等人都笑了。
六千人就敢跑過來耀武揚威?讓他們聽從墨洛維的指揮?
鄧肯崛起哪一次不是以少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