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邊境,黑云壓城。
威遠侯趙莽立于臨時搭建的望樓之上,極目遠眺。
遠方地平線上,青州軍的營寨井然有序,旌旗招展,一股肅殺之氣即便相隔甚遠也能隱隱感覺得到。
反觀自己麾下這支所謂的“討逆大軍”,雖人數眾多,卻顯得嘈雜混亂,士氣低糜。
更讓趙莽惱火的是,對面營中飄揚的將旗,明確無誤地顯示,青州軍主將正是左騅。
而根據他多方收集到的情報,加上現今親眼所見,左騅所率領的青州軍確確實實只有三萬人!
“三萬……呵呵,好一個霍淵!好一個左騅!”趙莽牙關緊咬,指節捏得發白,額角青筋突突直跳,“竟真敢以三萬人馬,擋我十數萬王師!欺人太甚!”
這已不是戰術上的考量,而是赤裸裸的蔑視和羞辱!
想他趙莽也是沙場宿將,竟被如此輕視,這口氣如何能咽下?
副將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勸著,“侯爺,敵軍雖少,卻是百戰精銳,更兼士氣高昂,我軍……我軍長途跋涉,士卒疲憊,是否先穩守營盤,休整幾日,再圖……”
“休整?”趙莽猛地打斷他,聲音因憤怒而顯得有些尖利,“再休整下去,軍心就徹底散了!本侯的臉面,朝廷的臉面,都要被這三萬人踩在泥里了!”
趙莽心頭窩著一團火,卻又無處發泄。
朝廷此番決策本就荒唐,軍心渙散也在意料之中,但他身為主帥,若寸功未立便畏縮不前,根本無法向寧州交代。
他猛地轉身,目光掃過麾下諸將,其中不乏一些眼神閃爍,明顯心存畏懼之人。
趙莽心中更是怒其不爭,但他也知道,大部分部隊確實指望不上,湊數可以,打硬仗?怕是刀還沒舉起來就先跑了。
然而,他手下并非全是廢物!
趙莽深吸一口氣,強壓下怒火,目光變得銳利起來,“傳令命破陣營,驍騎營為先鋒,即刻拔營,向前推進!本侯要親自去會會那左騅,看看他青州軍是否真有三頭六臂!”
按照趙莽的設想,以精銳先鋒快速前出,擺出強攻態勢,若能趁其不備稍挫青州軍鋒銳,哪怕只是小規模接觸戰占些便宜,也能大漲朝廷聲威。
這樣一來,不僅能壓制住對方囂張的氣焰,還能順便提振一下己方這萎靡至極的士氣。
他仍固執地認為,青州軍此前在建州的大勝,多半是倚仗運氣,又或是蠻族自身出了問題。
“侯爺,是否再斟酌斟酌……”
仍有將領試圖勸阻,覺得趙莽此舉太過冒險。
“不必再說!”趙莽決心已下,“左騅欺我兵多而不精,不敢主動出擊。本侯偏要反其道而行,就用精銳撕開他一道口子!哪怕不能大勝,也要挫其銳氣,讓我軍將士看看,青州軍并非不可戰勝!否則,這仗沒法打了!”
眾將見主帥心意已決,也不敢再勸,紛紛領命而去。
很快,朝廷討逆大軍大營轅門洞開,約五千精銳步騎混合部隊洶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