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奉太妃為太皇太后,這事有點出格。
如果說這位孫太妃,深得太上皇尊重,并且對朝廷有極大的貢獻。
在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大臣們給他上個尊號,給個超高的待遇,可以。
但沒有尊號成太皇太后的。
這等于是太上皇死了之后,大臣們,又給太上皇帝的爹找了個正妻,又給太上皇找了個后媽。
而且還不用太上皇和太上皇他爹同意。
原則上,只要小皇帝同意就行了。
逼小皇帝廢除太后,的確下不去手,但是讓他封一個太皇太后,沒問題。
然后,再讓太皇太后廢了太后。
繞了一個大圈子,廢了九牛二虎之力,這事情讓袁琮給想到辦法了。
太皇太后,就是太后的婆婆。
婆婆管兒媳婦沒毛病,太皇太后廢了太后,也合乎情理和法理。
“你……你怎么可如此……本宮不服,我兒長大了不會放過你們……”
太后大叫著。
袁琮很失望,太后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完全被權利蒙了眼,竟然看不出來,自己這是在保護她,在保護竇家,也在保護陛下啊。
死抱著太后之位不放,魏無極的事情要負責,更重要的是,顧道有借口在江南不回來。
到時候,外憂內患,眾錯歸身,想要善終都難了,萬一再有野心之輩從中鼓動,不堪設想。
“太后,自行認錯退位,給彼此都留個體面吧!”
袁琮說道。
“呵呵,沒門!”
“大乾是李家的天下,我替夫理政,代表的是皇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顧道也好,你們也罷,憑什么有怨?”
太后怒道。
狂妄的話,讓群臣悚然而驚,這話以前的確有腐儒歪解三綱五常,提出來過這種邪論。
三綱五常,其中的君為臣綱,說的是君王要為大臣的表率,你要先做出好君王的樣子。
如此大臣才會心甘情愿地為你效忠。
而不是,君王要你大臣死,你大臣就要死。
不過這個腐儒解得太歪,純粹討好皇權,被罵得狗血淋頭,皇帝和大臣一起抵制。
沒想到,太后是這么想的。
那就更加留你不得了,陛下有你這樣的太后垂簾,太危險了。
“臣請太后,認錯退位!”
眾臣全都向前一步,大聲說道。
“沒門,你們這些逆賊,你們給我等著,我兒一定會給我報仇。”
太后大喊大叫著。
袁琮耐心耗盡。
“請陛下加封孫太妃為太皇太后。”
袁琮說道。
立即有人拿著早就寫好的奏章,出了御書房去了陛下那里,皇帝還小很好忽悠。
很快就帶著陛下朱批和圣旨回來了。
孫太妃都瘋了。
“袁琮,哀家跟你無冤無仇,你莫要害我,這件事哀家不干啊!”
孫太妃嚇得連連后退。
每天在后宮打麻將,日子很舒心,為什么要摻和這趟渾水?
那小皇帝長大了,我還有好?
我就算死了,我孫家還留著幾口人那,那還有個好?不得全被剁了?
“呵呵,孫太妃,聽說你侄子投敵了。”
“你如若不答應,那你的太妃之位保不住,就連你們孫家剩下的也好不了。”
這時候吳文濤出面了。
威脅人這種話,讓袁琮說不合適,刑部尚書出來,分量夠,身份合適。
“你們,你們太過分了。”
孫太妃一邊哭著,一邊接了圣旨,沒什么儀式,就擁有了太皇太后的身份。
然后她下了早就準備好的懿旨。
太后竇氏,恣意妄為,以至于君臣離心,陷國家于水火,褫奪太后之位,于后宮思過。
立即有小太監上去把太后的冠冕,還有鳳袍扯了,然后帶回了后宮。
“你們不得好死,等我皇兒長大……”
愚不可及。
袁琮恨不得堵上她的嘴。
這個時候你喊什么等著皇兒長大,你是想讓滿朝大臣防備小皇帝么?
你還想不想他皇位長久了?
袁琮一陣頭疼。
但是,他現在還顧不上頭疼。
“立即給顧道傳信,告訴他,太后自知犯下大錯,已經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