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主持人的介紹,舞臺側面的大屏幕上開始播放音樂節的宣傳片。
其中穿插著幾個特色環節的介紹。
第一個節目叫故事盲盒。
畫面中,一個小型舞臺被布置得溫馨雅致。
舞臺中央擺放著幾個古樸的木箱,上面貼著“故事盲盒”的標簽。
“我們提前收集了許多觀眾投遞的故事卡片,它們就藏在這些盲盒之中。”
一位民謠歌手走上小舞臺,隨意抽取了一個木箱中的卡片。
他低頭閱讀著卡片上的文字,神情專注。
片刻后,他拿起手邊的口琴,吹出一段悠揚的旋律。
接著,他拿起一把木吉他,手指撥動琴弦,即興編唱起來。
歌聲質樸,帶著淡淡的憂傷,又透著一絲溫暖。
“用最簡單的旋律,講述著最真實的生活片段,或許,那其中就有你的影子,有我的過往。”
手鼓輕輕敲打著節拍,與吉他聲、口琴聲交融。
臺下,零星的觀眾安靜地聽著,有人眼眶微紅,有人會心一笑。
“用音樂定格瞬間,用歌聲傳遞共鳴。”
第二個節目是非遺律動狂歡。
“傳統與現代,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一支威風凜凜的民間舞獅隊,在高亢的鑼鼓聲中翻騰跳躍。
緊接著,一群踩著高蹺的藝人,身著戲服,靈活地穿梭。
突然,動感的電子音樂響起。
一群街舞少年沖入場中,與舞獅隊、高蹺藝人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即興battle。
傳統技藝的沉穩,與現代舞步的奔放,形成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背景樂隊更是大膽創新。
嗩吶的高亢嘹亮,腰鼓的鏗鏘有力,與架子鼓的爆裂節奏、貝斯的低沉咆哮,混搭出一種全新的融合曲風。
現場氣氛瞬間被點燃。
工作人員向觀眾分發著非洲鼓、響板等小型打擊樂器。
無數觀眾隨著節奏,一同敲擊,匯聚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讓古老的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的律動中,煥發新生!”
第三個節目一場光影紙雕。
舞臺后方,一塊巨大的幕布被燈光照亮。
一位藝術家站在幕布前,手中拿著刻刀與各色紙張。
她靈巧地裁剪、折疊、粘貼。
配合著幕布后方的暖光燈箱,紙張的剪影被投射出來,形成一幅幅動態的畫面。
一片森林在幕布上緩緩生長,枝繁葉茂。
一座城市在光影中拔地而起,又在歲月中悄然變遷。
舞臺前方,一支小型樂隊正在演奏。
古典吉他的音色溫潤如玉。
長笛的旋律悠揚空靈。
原創的音樂,與紙雕的光影變幻完美契合,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夢幻的視聽體驗。
“這是一場獻給眼睛與耳朵的詩意盛宴。”
現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男主持人道:“每一位登臺的音樂人,都是華語樂壇的璀璨星光。”
“而接下來,即將為我們帶來表演的這位,更是重量級中的重量級!”
現場觀眾的情緒瞬間被調動起來,尖叫聲此起彼伏。
“他,是舞臺上的王者!”
“他,是無數樂迷心中的信仰!”
“他的歌聲,能夠穿透靈魂,點亮黑夜!”
女主持人眼中也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沒錯!他就是……”
兩位主持人異口同聲,拉長了語調。
“華語樂壇現象級歌王——”
“徐樂!”
轟的一下。
整個現場都沸騰了。
無數的熒光棒在夜空中揮舞,匯聚成一片光的海洋。
“徐樂!”
“徐樂!”
“徐樂!”
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幾乎要掀翻夜空。
后臺。
徐樂聽著外面震耳欲聾的歡呼,神色依舊平靜。
他整理了一下衣領。
吳萱萱站在不遠處,看著他,眼中充滿了期待與驕傲。
徐樂對她微微頷首,嘴角似乎向上彎了一下,又迅速恢復如常。
他轉身,邁開腳步,向著那片耀眼的光明走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