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沒藏著掖著:“桃花象征‘情緣’,當你們凝視它的時候,腦海中很容易生出與情緣相關的念頭。
丹藥成型時,會吸收你們的精神力,同時也就吸收了不少情緣之力。
所以,這枚丹藥可以說是大家一起煉制出來的。
它擁有很強的迷惑力,服用后人會墜入幻象,或許可以借助它來渡情劫,甚至是解情蠱。”
人們恍然大悟,同時對楊承愈發佩服。
“楊夫子,您說的這兩種丹藥,以及您的煉丹之法,我們別說在丹道典籍上看,就連聽都沒聽過。”
一個丹院弟子道:“這些煉丹之法,難道真是您想出來的?”
“不錯。”
楊承道:“我沒有否認丹道典籍的意思,它們同樣很重要,只是我覺得大家無需執迷于它們,被它們所桎梏。
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且天地日月,眾生萬物,大到寰宇,小到須彌,都是一本本的書籍,都是一門門的大道。
我之所以沒學過煉丹依舊會煉丹,正是我以天地日月和眾生萬物為師。”
這些話,不是他瞎編出來的。
他的丹道知識,是來源于系統。
而他說出來丹道丹道知識,正是系統給他的。
他等于是把系統掌握的丹道知識傳授給眾人,這絕對比這丹院里的某一個丹師要高明得多。
如今楊承也已擁有二重丹域,所以他可以判斷出,系統的丹道,絕對是圣賢級丹藥。
這個時候,很多人雖然已經相信楊承,但仍有少部分將信將疑。
畢竟生而知之這種事太匪夷所思。
他們很難相信,這種傳說中如上古圣賢般的存在,會出現在他們身邊。
接下來,他們不斷對楊承提出各種問題。
楊承卻都可以從容解答。
他用的還不是那些丹道典籍上的知識,而是用平常生活中的道理來講解。
“原來如此。”
“這問題困擾我多年,我遍尋典籍都找不到答案,如今終于得以解惑。”
“聽說楊夫子只有十二歲,如此年紀就擁有這樣淵博恐怖的知識,除了生而知之外,已無法用任何理由來解釋。”
別說尋常講學和教習,就連曾立這個老夫子都被這樣征服。
“太強了。”
“原來可笑的不是楊夫子,是我們。”
“想不到我們竟有幸遇到一位生而知之者。”
一眾學生,更是被震撼得無以復加,只覺自己一輩子都沒見過像楊承這樣牛的人。
王柔神色呆滯。
不久前她還覺得楊承要完蛋,自己也會被拖累,哪想到轉眼間一切就都變了。
門外。
鄭秋已走出大廳,此刻雙腳卻仿佛生了根一樣。
他的腦袋,已是一片空白。
這一刻,他感受到一股深深的絕望感。
這樣的人哪里是他能夠的挑戰。
雙方差距實在太大了。
盧講學和他差不多,此刻已是面若死灰,感覺自己的臉面,已被楊承踩到了泥坑了。
先前他對楊承的質疑聲有多大,那么此刻他的臉色就有多難看。
“星榆,我宣布,楊夫子以后就是我的信仰。”
柳紅拂直流口水。
唐星榆不由莞爾一笑,承承不愧是承承。
從她幼時起,承承便無所不能。
論年紀她比承承大一歲,但如今她回過頭來一看,便知道其實承承一直在包容她。
不知不覺,這堂課已接近尾聲。
此刻門外已人山人海,半個道院的人都來了。
包括其他道院的夫子們。
一法通萬法通。
丹道之理不只是能運用到在丹道上,其他道同樣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