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正問著,伸手接了過去。
他還以為,這是虞幼寧練字的成功,或者是寫的詩做的文章之類的。
可是等真的翻開之后,看了沒兩頁,朱學正就震驚了。
這竟然是......
朱學正滿眼詫異地看了一眼虞幼寧,什么都沒說,再次低下頭,認認真真的看了起來。
虞幼寧給的這本冊子里,寫的不是別的,而是虞幼寧想要建立一個醫學堂,只招收學醫的人。
且招收的對象,不論男女老少,只要有天賦,是認真想要學的,都收!
不怪朱學正會這么驚訝,實在是因為,現在有的這些郎中,不論是江湖上的游醫,還是藥店里坐館的郎中,亦或者是太醫院的太醫,全都是師徒傳承。
好想要學醫,首先最少要當三年學徒。
伺候師父,學徒費,可能和治病救人的東西還沒學,就要先學怎么伺候人。
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有些人雖然想要收徒,想要將自己的醫術傳承下去,但也更害怕徒弟學會之后,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因此,教本事之前,要先教孝順。
不僅僅是學醫,各行各業,基本都是這樣的。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定,大家也都遵守這個規定。
也正是因為如此,看到虞幼寧冊子上寫的東西時,朱學正才會這么的震驚。
這冊子上寫的只是一個最初的想法,還沒有具體的細節,自然也不夠完善。
內容不多,但是朱學正卻仔仔細細地翻閱了好幾遍。
虞幼寧一直在等著朱學正說話,可等了好一會兒,還不見朱學正開口,心中就有些奇怪。
“學正,你怎么不說話啊?是我寫的不行嗎?”
霍清塵和楚淮序都沒看過這冊子,自然不知道虞幼寧在上面寫了什么。
現在聽到虞幼寧這么問,霍清塵心中更加的好奇了,“幼寧,你在上面寫了什么啊?怎么我看朱學正好像很驚訝的樣子?”
朱學正將冊子合了起來,抬頭看向了虞幼寧,“幼寧,你這個想法,還沒和別人說過嗎?”
“沒有!”虞幼寧搖頭,“我覺得,做老師,學正你比較有經驗,所以想要先問問你的意見。”
朱學正沒有回答,而是道,“這能給太子殿下看看嗎?”
“可是啊!”虞幼寧想都沒想,直接就同意了。
反正早晚都是要給楚淮序看的,早一點晚一點也沒區別。
朱學正將冊子遞給了楚淮序。
霍清塵見狀,爭得了虞幼寧的同意之后,也趕忙湊了過去。
楚淮序打開冊子后,看到自己的第一眼,就心生感嘆,幼寧的字寫得真是越來越好了!
毛筆在她的手中,根本不是軟塌塌的,反而像是鋒利的刀劍,
這一筆一劃,鐵畫銀鉤,氣勢撲面而來。
若不是知道這是虞幼寧寫的,換做別人,估計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六歲的小姑娘寫出來的。
霍清塵倒是沒怎么感嘆字跡,他早就知道虞幼寧的字寫得好了,沒有必要過多的感嘆。
所以,霍清塵先看清楚了內容。
看清之后,霍清塵震驚地看向虞幼寧,“幼寧,你之前不是說,你不會教別人醫術嗎?”
慈善堂里那些學醫的孩子,還都是江令舟在教呢!
虞幼寧的臉紅了一下,“我是不太會,但是我可以學啊!再說了,藥王谷里有很多師侄們,他們一天天地閑著無事可做,可以讓他們來教啊!”
霍清塵,“......”
你的師侄們,知道你是這么給他們安排的嗎?
楚淮序聽著兩人的對話,并沒有著急開口,而是認認真真地將手中的冊子看了一遍。
看到最后,楚淮序總算明白,朱學正剛剛為什么是那樣的表情了。
若是虞幼寧真的將這件事做成了,估計會造福不少人,但是同樣,也會得罪不少人。
那些為師之前先為父的人,怕是都要恨上虞幼寧了。
朱學正的表情格外的認真嚴肅,“幼寧,你為什么突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很多人都看不起病啊!肯定是郎中太少了,要價太貴了。要是郎中多一些,是不是就能看起病了?”
“京城是大雍最為繁華熱鬧的地方,尚且是如此,那其他地方,看不起病的人肯定更多!若是多教出來一些郎中,他們日后去往各地,不就能造福百姓了嗎?”
“而且,有些姨姨姐姐婆婆們生病,還不好意思看郎中,和我小師兄說話的時候,都支支吾吾,不將自己的情況說清楚,這對她們的病癥沒有任何好處,可見是沒有女郎中的原因!若是多一些女郎中,她們就能早點得到救治啦!”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