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明白什么?”
陸懷安聲音有些委屈。
“當時我們被趕到鄉下,有哥哥姐姐,大嫂也很能干。”
“那時候我們雖然住的不好,吃的也不好,可是每天都很快樂。”
“現在我們住的房子也不漏風,每天燒炕也不冒煙,吃的也很多。”
“姐姐不跟我們一起來,嫂子也不跟我們一起住,現在就連哥哥也生氣要離開。”
陸母偏過頭,一滴眼淚滑落眼角。
她壓住哭腔,耐心地回答著小兒子的話。
“可能……”
“他們都是大人了,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
陸懷安又繼續問。
“當了大人就不想回家了么?”
陸懷安抱緊母親的手臂。
“媽媽,我不會像他們那樣,等我長大了還要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一起,我就在家里,哪也不去。”
陸母拍著陸懷安的后背,輕聲地哄他睡覺。
陸懷野走的第二天,付航從大隊拿回了審批文件。
看到紅戳扣在上面,喬雨眠才重新打起精神。
事情多得做不完,她不想再沉溺于兒女情長里,這對她來說毫無意義。
付航臉上掛著笑容。
“公社已經審批通過了我們的‘溫室大棚’種植項目,不過目前公社資金緊張,前期費用需要我們自己墊付。”
“我想著是,前期先蓋四個大棚,今年的效益若是好,明年再加蓋。”
喬雨眠垂眸,她心里清楚以后要發生什么。
今年效益若是好的話,明年可就輪不到他們了。
這件事也是看付航的人脈,看他能守多久。
喬雨眠翻動著上面的審批流程和意見。
現在這個時代,大部分資產都是公有,村民的生產力屬于大隊,各個大隊都要聽公社的安排。
付航雖然是先進大隊,但做什么也要經過公社的層層審批。
除了種地,公社會按照大隊的能力和公社現有的資源來分配其他副業。
如果大隊自己出錢辦副業,公社往往都會審批。
因為不占用集體資源,還能為建設集體做貢獻,這是每個公社都樂見的。
大隊隊長要寫材料遞交上去,類似于現代社會的企劃書。
公社領導層層審批后,才可以行動。
喬雨眠看到了審批意見處,尤春生的名章,她指著名章問道。
“你這份材料交上去,尤春生沒說什么?”
付航輕笑了一下,笑容有些冷。
“尤春生面色不太好看,不過我們公社的事情一向輪不到他管。”
“我又不用公社出錢,他想挑毛病也挑不出。”
喬雨眠之前已經跟付航說過了跟何家還有喬雪薇的恩恩怨怨,也早就告訴過付航,尤春生對這肥料十分感興趣,而且尤春生背后還有人。
聽到付航說尤春生的反應,他覺得有些不對。
“這肥料尤春生惦記了很久,為了這個,不得不保下何滿倉。”
“見到你這份材料,他要么極力阻止,要么就是想著加入分一杯羹。”
“現在既沒阻止,也沒過來找你,很奇怪啊。”
付航拿過企劃書。
“不管他想做什么,我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什么都不怕。”
“再說了,我既然敢做這件事,自然有準備,你就放心,展開手腳干吧!”
喬雨眠點頭。
“好!”
兩個人簡單碰了頭,喬雨眠回房間換了個衣服,安排好喬霜枝便去村委開會。、
她準備好了各種資料和筆記,先別人一步坐在了村委的會議室里。
自從來了興隆山大隊,她調整了付航種菜的菜畦,這幾天邀請了很多村里人來參觀,甚至手把手教了幾個村里種菜好手肥料的使用。
村里人都知道她這個暖棚里種了菜,經常來參觀。
村委里的人認識了很多,但這是她第一次以技術員的身份在興隆山大隊開會。
付航叫來了婦女主任,副隊長,還有生產組的幾個隊長。
喬雨眠將記錄的資料發下去傳閱,是她結合了自己在種植房和付航在暖棚里種植的青菜得到的一些記錄。
眾人看了更加興奮。
“喬同志,用了肥料的出苗率比我們想象中要好多了。”
“這是發酵周期?現在發酵不知道能不能趕上開春育苗。”
“我們興隆山大隊的地太多了,這肥料能供得上么?”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現實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坎坷,喬雨眠一一記下來。
整理完,喬雨眠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已經解決的作答,解決不了的幾個人一起想辦法。
一個會開了一下午,回去的時候天都黑了。
回到家里,她找出之前記錄的筆記本,認真地看著。
喬霜枝走過來,支支吾吾的像是有什么話要說。
“姐,我想跟你說一件事。”
她實在擔心陸懷野。
按照她的經驗,陸懷野身上那么大一個傷口,被陸父踹了一腳,那縫合線肯定三次破裂。
萬一陸懷野出了什么事,她怕喬雨眠知道了以后會怪她!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