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半年過去,郡國有條不紊發展著,雖說在這期間,治下各方勢力為了自身強大,也爆發了不少摩擦,小至修士斗法,大至行兇滅族,造成了巨大影響,但有郡國官府、各地鎮守修士壓制,倒也沒有掀起太大動亂,整體依舊是一片欣欣向榮。
不過,周曦越也明白堵不如疏的道理,仙族、道派要生存、要發展,會不斷對外索取,而郡國境內的資源就這么多,那再怎么壓制,也無異于揚湯止沸,這些勢力最終還是會爆發廝殺爭奪,造成力量嚴重內耗,最終損害的還是郡國本身。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更為現實的問題,那郡國發展到如今地步,疆域遼闊,事務繁雜,但除了四大道院外,也沒有合適的選拔制度,為周家、為郡國招募實力不俗的修士。
雖然郡國可以依照律令,征召治下仙族、道派履行義務,但也不可能強逼著他們去執行兇險必死的任務,更無法要求舉族齊上;而開疆拓土之事又少有,若沒有巨大的利益吸引,這些仙族、道派注定不會出多少力,大部分仍需朝廷自身來承擔。
基于這兩點,其也是專門設立了鎮南大比。
此大比每三年舉辦一屆,且分為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比試。
其一為爭名擂,便是類似趙庭天驕大比那樣的爭名比試,面向郡國內所有符合條件的修士,用以選拔強者,其中佼佼者可直接授予郡國官身,受朝廷供奉,余者也可得封賞,以資貧苦散修,也能讓他們記住郡國恩情。
其二為定紛臺,此臺專為解決仙族、宗門之間的利益糾紛而設,若仙族因郡國公利產生糾紛,如共居山岳,經營江湖等等,而無法調解之后,皆可遣族中修士登臺,以實力來確定最終的歸屬,以可控法子化解地方沖突。
當然,后者也有諸多限制,那就是爭利的兩家品階相差不能在一等以上,只能同等,亦或上下相鄰品階之間比斗,這樣既能保護小氏族的權益,也能避免強大仙族惡意擴張。
而如此制度,自是引得治下一片歡呼,也讓各地仙族劍拔弩張的關系為之緩和,讓郡國境內都為之一清。
除此以外,隨著字輩制度施行日益逼近,郡國改制愈發完善,周家族地也是有不少族人下山,多為五服之外的凡人,以及部分修為難以寸進、自愿外放謀求發展的低階修士;也是依照家族安排,或自身選擇,遷往郡國各道、各縣定居。
這也讓治下一下子涌冒出了好幾個周家,如仕江周家,梟陽周家、蕩水周家等等。
而作為周家延續出去的分家,其尊榮自不是尋常氏族可以比的,天然就高其他氏族一等,于地方超然,但也因為是分家,所以只能喚以家名,而不能自號周氏。
與此同時,在白溪群山上空,較為稀薄的金煌洪流不斷涌動著,就如同金霞彩云,盡顯恢宏玄妙。
但下一刻,那為云霧籠罩的飄渺山河內,驟然迸發出一股詭異威勢,就猶如一張無形大手,直接將漫天的金煌霞云縛入其中,天穹隨之恢復平靜。
明玄宮藏經殿
朦朧屏障遮庇其中一角,鼎爐矗立于地,從中噴涌出恐怖的赤橘焚焰,威勢洶涌爆裂,將四周都映照得一片橘紅,其內的金精鐵石隨之瘋狂融化,以聚金汁鐵水。
周元一立在鼎爐前,雙目迸芒如電,凝望著爐內變化,恐怖溫度難灼其分毫,而方才涌聚天穹的人道洪流,已然凝聚成一團斑駁交織、蘊含雄厚氣機的金元,在其掌間翻涌起伏,以作煉化提純。
只是,聽著金元內傳來的陣陣嘈雜聲響,其為之一頓,旋即也停止煉化。
“此前十數次嘗試,皆以煉去這些人望橫念、追求材料純凈,卻是難得圓滿之器……”其眸光閃動,似有明悟,“既然如此,那這回就留其本性,試上一試……”
說罷,其直接就將人道洪流所凝的金元擲入爐內。
轟――!
金元入爐,就如同冷水滴入滾油,瞬間引得鼎爐內的靈炎大作,火星如瀑般四濺飛射,原本相對穩定的洶涌氣機驟然攀升、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