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九月,最是氣候宜人,外出打獵的好時節。
每一年的秋狩,亦是阿哥公主們從小最期待的事,奈何一年年因國事天下事耽誤,如今胤祥胤禵都開始長胡子了,快不記得上一回隨駕狩獵是何時。
而今年,遇上朝廷為太后賀六十大壽,早在春夏就有賀禮從全國各地送來,中秋之后,宮里宮外就為了壽宴忙碌,皇帝斷然不會在這節骨眼上出巡圍獵,胤祥和胤禵雖然私下念叨幾句,也不會太強求。
倒是胤禛這日為了硯臺,來向額娘謝恩,提起木蘭圍場前幾日遞折子,詢問皇上今歲是否前去行獵。
德妃道:“他們就是走個過場,如此才好報上水草養護的花銷,皇上若真要行獵,早在夏日里就要安排了,還等到這會兒。”
胤禛稱是,說道:“既然要報那些花銷,上頭得派人去視察,兒子想讓胤祥和胤禵走一遭,額娘覺著合適嗎?”
德妃道:“為了他們去理藩院長見識,宮里宮外沒少議論,宜妃也沖我陰陽怪氣的,這么快又要他們去視察木蘭圍場,合適嗎?”
胤禛淡定地說:“他們長大了,本就該替皇阿瑪辦差,而他們從小被人嘀咕受皇阿瑪偏愛,那不能白嘀咕,只要皇阿瑪應允,兒子就覺著合適。”
德妃問:“那你來與我商量,怎么著,要額娘開口?”
胤禛笑道:“可不敢勞煩您,皇阿瑪見不得兒子煩您任何事,反倒要不答應了,兒子只想著,得先和您商量好了才是。”
德妃嗔道:“你又說與我商量,又是已經打定主意要送他們去的,不過是想在你阿瑪跟前,能有一句額娘已經答應了,是不是?”
胤禛不禁笑了:“您知道的,什么也不如額娘答應了好使。”
德妃好生嫌棄兒子:“看看,養一群小崽子有什么意思,大了都來算計老子娘了。”
胤禛笑道:“皇阿瑪可是說,他的好東西都叫額娘算計去了。”
德妃氣得要揍兒子,可惜母子坐得遠些,不像毓溪和閨女們來了都貼在身邊,她左右尋找,想撿個什么扔過來,胤禛主動上前給額娘打開茶碗蓋,笑著說:“兒子該打,額娘消消氣,您喝口茶。”
兒子走近了,德妃才在他腦門上拍了一巴掌,罵道:“也學得油嘴滑舌,討嫌得很。你啊,拿這心思對付那些大臣多好,別叫他們總說四阿哥刻板無情,不敢與你商量事。”
胤禛卻說:“兒子是花心思哄額娘高興的,我哄他們做什么,您放心,兒子有分寸。”
德妃道:“是啊,額娘見你愿意哄皇阿瑪高興,額娘很欣慰。”
胤禛反倒不好意思了,又坐回原處,正經道:“送胤祥和胤禵去木蘭圍場的事,您就應下吧,他們好些年沒打獵,胤禵如今都不鬧了,他不鬧兒子反而看著心疼。”
正說著,宸兒從門外進來,身后的宮女捧著兩匣子點心,宸兒說:“皇祖母得知四哥進宮了,這是重陽節上的點心,要四哥帶去值房,與大臣們忙公務時,餓了好墊一墊。”
胤禛便命小和子來拿了去,宸兒坐在一旁,聽說四哥要送十三、十四去木蘭圍場,笑道:“他們不得高興得,直到出門前都睡不著,四哥也太疼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