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在朝堂被老四擠兌
安撫了李氏后,胤禛便離開西苑往書房去,夜里的風涼得刺骨,小和子追來遞上袖籠,被他擋開了:「用不著,這還沒下雪呢,你歇著去吧。」
小和子說:「奴才送您到書房,就去歇著。」
胤禛便吩咐:「明日將書房那頭重新歸置,再安排伺候的人,側福晉若真有了,我至少要住到福晉分娩后。」
小和子應下,一路跟著走,走到半程,卻聽見四阿哥嘆氣。
「主子,您怎么了?」
「沒什么,你年紀小,說了也不懂。」
話雖如此,可胤禛自己又能有多大,恰恰是年紀尚輕,他已經學會了那些虛情假意的話語,如今是對著李氏,將來會不會對著文武大臣,甚至是皇阿瑪。
他并不喜歡李氏,可他想要孩子,于是不論肌膚相親,還是說那些違心的甜蜜語時,居然不會有半分異樣的情緒,一切都那么自然。
一直以來,胤禛對于朝政的抱負,是國泰民安,是讓百姓安居樂業,是讓大清變得更強。
可想要實現這一切,離不開地位和權力,而通向權力地位的道路上,要背叛的,何止是百姓。
總有一天,他也會對著朝臣,對著皇阿瑪,毫無愧疚地說出違背心意的話。
小和子并不知道主子在思考這樣深刻的問題,只想著哄主子高興,便說:「奴才送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回永和宮,阿哥們一路上還不停地說今晚的見聞,到了宮門下,奔跑著去找娘娘,奴才從沒見十四阿哥這么高興。」
胤禛微微皺眉:「大晚上的,他們在宮道上聒噪?」
小和子忙道:「不不,只是低聲細語的,也就奴才能聽見。」
「往后多勸著些,你開口,自然就是我的意思。」胤禛說,「今日一時沖動,應了他們出來看打鐵花,他們高興固然好,可宮里才經歷了十一阿哥的死,實在太招搖了。」
「主子您后悔了嗎?」
「不后悔,是心里覺著矛盾,我曾恨旁人不在乎六阿哥的死,可原來遇到相同的事,不在乎的,就是不會放在心上。」
小和子不懂,胤禛無奈地一笑,嘴上沒說什么,可心里明白,從今往后不會再指望任何不相干的人有多在乎自己的經歷,如此才可少添煩惱,少增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