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海點頭,“千真萬確,陛下已經讓人去秦府傳圣旨了。”
“看樣子,圣旨是早就寫好了的,不過太子跟太子妃的冊封禮,要等過了年才行。”
太后瞇著眼,“太子妃?”
孫福海:“嗯,就是那林氏。”
太后端起茶盞喝了一口,冷笑道:“哀家只是稍微動了一下,他們父子倒好,直接來了一個大的!”
旁的不說。
冊立景煜為太子,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怎么能把那林氏直接也給封了太子妃?
在太后看來,雖然不至于讓景煜休了那林氏,但怎么著,也得先磨一磨她的性子。
小門小戶的,一飛沖天了,對她自己可不好!
太后問道:“景煜在何處?”
孫福海:“太子殿下在御書房,替陛下批閱折子。”
太后:“讓姜婉然過來,先陪哀家去看看太子。然后,再陪哀家一起去探望探望皇帝。”
孫福海提醒道:“太子殿下對姜姑娘,應該是一點意思都沒有。”
太后:“不用他有意思,去他跟前晃一圈就成。”
孫福海頓時就明白了,太后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太后先去了御書房。
因為是太后來了,當然不能阻攔,陸景煜放下折子迎了過來。
“見過皇祖母,您怎么來了?”
太后:“哀家聽聞你如今已經是太子了,開始幫著你父皇處理朝政了,十分辛苦。”
“就讓婉然給你送一杯參湯過來。”
姜婉然走了出來,端著參湯,乖巧地福身,“太子表哥請用。”
說實話,比起年事已高的明和帝,其實姜婉然自然更想要嫁給正年輕的太子殿下。
更不要說,太子殿下可是她的親表哥呀。
不過太子跟姜家并不親近……這說起來,都要怪那蘇譚欣。
如果當初她沒有把表哥給換走,表哥怎么會跟他們姜家不親近?
一想到太子表哥現在對那林氏十分好,后院都沒有通房妾室,姜婉然就羨慕不已。
恨不得取而代之。
但她卻把真實想法,掩藏得很好。
秦景煜卻隨意讓她放下,看都沒看她,而是問太后,
“多謝皇祖母掛念,不過孤這里還要批改奏折,就不留您了。”
竟然直接下了逐客令?
偏生秦景煜一副國家大事十分重要的模樣,太后十分氣悶,只好吃了這個啞巴虧。
她笑了笑,“說得對,政事重要。正好你父皇生病了,哀家也得過去看看。”
秦景煜:“恭送皇祖母。”
等到太后帶人離開后,秦景煜立刻讓內監洛水跟著出去看看。
不一會兒,洛水就回來了,低聲道:
“太后帶著那姜家女,直接去了陛下的乾清宮。”
“奴才特意告訴了順公公,說太后讓姜家女剛給您送了參湯。”
秦景煜微微頷首,再次拿起了奏折。
他那父皇十分聰明,哪里不明白太后的意思?
只不過,有一些事情,利用一次就罷了,利用兩次是什么意思?
其實這也不怪太后。
太后本來以為這姜家女沒用了,畢竟之前在慈寧宮,被陛下當眾落了面子。
可是后來,她又派人打聽了,陛下坐在那落雁塔整整一夜,才會著涼的。
落雁塔是他緬懷元皇后的地方。
說到底,還是看到了姜家女后,觸動了心思。
不過這一次,太后倒也沒有再讓姜婉然敬茶,而是把人帶來了,站在她的身后。
太后道:“皇帝,你這一病,可是把婉然給嚇得不行。”
“她還以為都怪她沒有拿穩那茶盞,淋濕了你的衣裳,所以才會讓你著了涼。”
姜婉然站在太后身后,紅著眼眶,垂著眉眼。
一副十分委屈難過,又自責的模樣。
明和帝看了一眼,就移開了視線,他平靜道:“跟她無關。”
太后也不繼續提姜婉然的事情,而是道:
“聽說你已經正式冊立景煜為太子了?”
明和帝點頭,“眾望所歸,他文韜武略,都不在朕之下。”
太后:“說起來他的確是比其他人,都要優秀,做這個儲君也是使得的。”
“倒是那林氏,未必能夠勝任儲妃。”
明和帝:“可朕的圣旨已經都下了,總不能再更改了。”
“而且母后,你之前不是讓人專門去教她宮規了嗎?朕聽聞,江嬤嬤她們也說林氏學得不錯?”
太后一噎。
按道理來說,如果是旁人去教的,她還可以再說幾句。
可重點人就是她派過去的,而且還沒有找到那林青檸任何錯處。
太后抿唇,決定退一步。
“你說得對,既然圣旨已經都下了,自然不用更改。”
“但這正妃有了,側妃也得準備起來。”
明和帝皺眉,“母后,景煜說了,他不納妾。”
太后:“太子側妃可不是妾,那也是要上皇家名牒的!”
“林氏身份不顯,景煜做了太子后,肯定會被人笑話。”
“如果不給他安排一些身份尊貴的側妃,怕是他這個太子,都坐不穩,被群臣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