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幾乎每天都去菜場買菜,最常光顧的就是淡水水產攤了,如果有稻花魚,她不可能沒聽說。
“那是現在的種植大戶為了賺錢又為了省事,給水稻打好多化肥啦、農藥啦、催熟劑什么的,魚還能養活?”經理搖搖頭,吐槽起來,“前兒還聽一個朋友說,他們老家現在的種糧大戶,往外賣的大米他們自己都不吃。你們品品!”
“……”
這時,其他桌客人要點酒水飲料,經理連忙過去招呼了。
謝姎把剛烤好的稻花魚遞給侄子:“慢慢吃,小心刺。錦寶還想吃嗎?”
小錦寶正在啃一串孜然羊肉串,小嘴吃得油光光的,聞點點頭:“錦寶還要吃魚魚。”
“好。姑姑再給你弄點魚肉。”
謝姎一邊給侄女挑刺一邊繼續稻花魚這個話題:
“我聽老一輩說,七八十年代,物資匱乏的時候,稻花魚著實紅過一段時間,那時候種田很少用化肥,都是農家肥,所以稻田適合養魚。”
諾諾爸贊同地點點頭:“我爺爺那輩就養過稻花魚,不止鯽魚,鯉魚、黃鱔、泥鰍都養過。養魚的稻田,收成能增加10左右。何況還有魚的進項,所以稻花魚成熟的時候,往往意味著稻田大豐收。”
大梁上下:“!!!”’
“陛下!!!”
朝廷核心班子成員這下是真激動了。
紅薯、土豆、玉米的產量再高,可到底遠在天邊,究竟能不能在大梁本土找到并推廣種植,誰也沒把握。
但稻花魚就不一樣了!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誰沒種過稻子?
又誰沒見過湖里河里溪溝里的魚?
只要把這兩樣東西組合到一起,就能讓水稻增產,還能收獲不用喂就肥美的稻花魚,何樂而不為?
“陛下,您若擔心,準許臣雇幾個種田老把式在城外莊子上先行試驗,再行推廣。”
“可。”
蕭衍澤點了頭,但沒讓戶部尚書雇人找莊子,直接讓人在皇莊上試驗。
待來年收成結果出來,再決定要不要大行推廣。
但朝廷雖然沒有立即推廣,地方官員中也不乏有腦子活泛的。
最先動心的是永安縣一心為民的縣令。
永安縣地處大梁中部平原,既不靠山、也不靠海。
但有湖有田,湖里有魚,田里種稻。
倘若稻魚共生真能讓水稻增產,對永安縣來說簡直就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哦,頂多費點勞力。
而勞力,恰恰是最不值錢的。
不過今年來不及了,秋收之后很快入冬,饒是魚能養活,稻子可不一定熬得過寒冬,還是等春耕再施行,但可以先把魚苗保護起來。
于是,永安縣的城門口,于次日張貼出了一份出自縣衙的告示:凡是永安境內的湖泊、河流,今后一概不許私自捕撈,違者嚴懲。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