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的導演就只會激化矛盾,把李連節氣的差點不想干了,比如如劉家良。
“那我就放心啊,等過段時間我得空過去看看他們,畢竟四川也是我的
動物版王子復仇記
而且隔壁的江蘇《少年文藝》也在攻城略地,勢頭很猛,所以《少年文藝》多么期待自家能再出一篇《勇敢者的游戲》那樣的爆款。
然后他們就等到了魏什么的最新投稿。
編輯部的老編輯任大霖看到魏什么的來稿開心的像個孩子,本來都要下班了,他硬是熬到了天黑看完才走。
“好文章啊,不愧是魏什么!動物版的王子復仇記,虧他想的出來,好一副妙趣橫生的非洲畫卷,感覺就像是親臨非洲大地一般。”任大霖想跟身邊的人交流討論一下,可惜身邊的人早就下班了。
于是他把這篇名為《獅子王》的稿件妥善收好,準備明天提議發到8月刊上。
這次魏明沒準備插圖,就讓《少年文藝》直接約稿好了。
這時另一份稿子應該還在去往英國的船上的。
聽梅琳達說現在的英國童書市場流行了經典改編,什么格林安徒生都被當代童話作者重新演繹了,于是魏明也動了這個心思。
不過他改的是在英國名氣更大的莎士比亞著作——《哈姆雷特》。
魏明倒是也知道前世《獅子王》跟《森林大帝》之間的爭議,不過作為兩部作品都看過的人,他實在有些無法理解,這咋能是抄襲。
有些網友指著那些一比一的貼圖聲淚俱下,替手冢治蟲大師鳴不平,這還不是抄襲,這完全就是復制粘貼啊!
可是別忘了,大家都是抄的大自然,自然界那些動物就是那樣的啊,單單魏明查閱的那些非洲畫冊和資料就有很多能和《森林大帝》場景對得上的。
而且《森林大帝》1000多分鐘的劇場版,幾乎囊括了大部分非洲動物的形象和非洲大陸經典場景,90分鐘的《獅子王》很難避開的,除非寫《老虎王》。
但老虎在西方不太認,所以魏明還是堅持寫了獅子。
更何況《森林大帝》還有一個97年的版本,網上討論抄襲的時候都是拿93年的《獅子王》抄襲和前后兩個版本一起對比,有的創作在它之前,有的在它之后,這就太犯規了。
《森林大帝》主要講的是人與動物的關系和羈絆,人類戲份非常重要,人與自然也是作品想要探討的主旨,劇情主線是白獅回家。
而《獅子王》主題是“生命的循環”,強調了自然界的平衡與和諧,而復仇則是故事明面上的主線。
至于都是獅子當國王,這就跟中國有虎大王說法一樣,西方世界本就認為獅子是最強大的動物,要不怎么有獅心亨利,獅心查理這種國王外號,獅子和國王本就是可以畫等號的。
就《獅子王》和《森林大帝》的相似程度,還不如《阿凡達》和《與狼共舞》呢。
真正看過森林大帝就會發現,和獅子王最像的是那對搞笑角色,一頭羚羊和一只鸚鵡,對應獅子王的疣豬和獴狐,都是插科打諢的角色定位。
還有森林大帝里的獨眼獅子和獅子王里的刀疤,形象上也有些雷同,但功能性完全不同,一個是跳梁小丑,一個是終極反派。
所以魏明覺得雖然扯不上抄襲,但迪士尼的工作人員肯定是看過《森林大帝》,甚至有所借鑒。
他們最讓人反感和不齒的就是公關團隊睜著眼睛說瞎話,說什么全體成員都沒看過《森林大帝》,后來又被反復打臉。
迪士尼法律部是別人碰自己一點都不行,自己就隨便碰別人。
為了避免爭議,魏明在創作故事的時候盡量避開了《獅子王》動畫和《森林大帝》雷同的角色,比如大反派叔叔沒了刀疤,但身患脫毛癥,一圈漂亮的鬃毛其實是假發。
這就非常英國。
還有獅子辛巴流浪時期的朋友,也不是疣豬和獴狐,而是《森林大帝》里不曾出現過的平頭哥蜜獾。
因為其誰都不怕的暴躁性格,魏明在它身上設置了許多笑點,感覺有望成為人氣男配。
~
當魏明騎摩托回到華僑公寓的時候,在小區外面看到了朱霖,她明顯是在等自己。
魏明忙停在她面前:“姐姐上車。”
朱霖上車后告訴他:“試鏡結束了,讓我回來等通知,感覺應該是沒戲了,我看了方舒的表演,不愧是童星出身,又是電影學院科班出身,功力很扎實。”
“哦?”魏明意外,她竟然是這種感覺,看來試鏡的時候導演并沒有透露絲毫。
魏明也沒把汪廠長的話告訴她,畢竟最終結果還沒確定,省得她白高興一場。
“盡力了就好,今天咱們去吃西餐慶祝一下。”
“你啊~”朱霖欲又止,她其實很想跟魏明各付各的,做一個不依附于他的獨立女性,可就他這個吃法,自己哪里獨立的起來啊,要吃破產的喲。
“也不只是你試鏡的事,我今天考駕照也通過了,雙喜臨門呢。”魏明告訴霖姐。
“那不叫上小紅和云云嗎?”嫂嫂還是很貼心的。
無奈哥哥太冷血:“叫她們干啥,我這又不是小轎車,坐不下那么多人。”
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