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見字如面(保底2更)
還沒看信里的內容,老鬼首先看到的是一張四人合影。
這,這就是解放,他媳婦,還有他們的一對兒女!
老鬼深情地觸摸著照片,除了兒子長得有些潦草,兒媳還有孫子孫女的模樣都非常出類拔萃,尤其是孫子魏明,很精神的小伙子,已經有自己年輕時候的七分神韻了!
至于解放,依稀可以看到小時候的影子,就是可惜沒有看到平安。
盯著合影看了良久,老鬼這才看信,看到解放一家和睦,日子越過越好他笑得眼眶都濕潤了。
而當看到孫兒自述他的文學成績時,老鬼更是驚嘆不已。
雖然不知道《收獲》是什么,但他離開大陸的時候《人民文學》可是大名鼎鼎的,而《文匯報》更是歷史悠久,無論是香港版還是大陸版都是響當當的招牌!
孫兒竟然能在上面發表文章,而且就要集結出版了,看來真是有兩把刷子的。
雖然他們魏家向來是以武立家,但大哥最初可是想要當教書先生的酸書生,他們魏家也是有文教傳統的。
不過自己這孫兒沒有忘記魏家以武立家的傳統,竟然還會寫武俠,可惜這次沒有給自己郵過來,更可惜的是自己的武藝沒有傳給解放和平安。
最后孫兒托自己去監獄看一個人,是他最好朋友的父親,一個因為搞社團進去的佛山人。
老鬼可以去看,只要不暴露身份就行,倒不是什么問題,問題是魏明并沒有說這個柳斌關在什么地方。
是赤柱監獄還是大館,恐怕還要辛苦自己問問人。
老鬼并不想跟大哥那邊再扯上關系,可是看著孫子和兒子對自己這么關心,他愿意破例一次。
既然是社團方面的問題,那就問一下向家那小子吧。
~
周惠敏回到家后,媽媽叫住她:“阿敏你來,我有很重要的一件事要跟你講。”
周惠敏緊張道:“什么啊?”
周媽媽笑道:“是個好消息,媽媽的公屋申請已經通過了,我們要搬家了!”
香港的公屋制度是為了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而設立的一種公共住房保障體系,租金一般只有市場租金的四分之一。
她們這種孤兒寡母肯定是符合標準的,但也申請了好些年,畢竟數量有限。
雖然公屋環境談不上多好,但肯定比她們現在住的山上木屋要強的多,她們這里幾乎可以說是荒郊野外了。
“而且那座公屋離你的學校更近,你現在越來越大,每次你放學走在這山路上我都擔心。”周媽媽覺得自家女兒肯定算是小美女的,現在社會上變態那么多,她可不敢賭。
“那我們的百貨店怎么辦?”
周媽媽嘆氣道:“自從你祖母過世后,其實百貨店已經成了我們的累贅,我守著這個店鋪遠不如出去做工賺得多。”
她看了一眼這個簡陋的百貨小店:“是時候關掉這里了。”
周惠敏黯然地垂下頭,她知道媽媽說的在理,但對于要離開自己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她還是有些不舍的。
周媽媽又道:“你不是一直喜歡音樂嗎,搬到公屋后,也方便我給你報班學習鋼琴啊。”
“啊,媽媽你同意我學鋼琴了!”周惠敏驚喜道。
其實她之前一直沒有說過自己想學鋼琴,因為家里太困難,但媽媽其實早就知道了,每次逛商場她看到鋼琴都走不動路,所以周媽媽一直在謀劃這件事。
學音樂對于她們這種家庭實在是一件奢侈的事,周媽媽不求她獲得多大的成就,只希望她開心自信,不能因為沒有爸爸就讓她覺得自己比別的小朋友差。
周惠敏感動地撲進媽媽的懷里,她道:“等我學會了我就去教更小的小朋友,這樣就能補貼家用了。”
周媽媽輕撫著女兒的小卷毛:“好好好。”
那么現在就只剩一個問題了,如果搬家了,那筆友給自己的回信怎么辦啊?
“媽媽,我們要什么時候搬過去啊?”
“等媽媽把店里的這些商品都處理掉吧,怎么也要三四天時間,”周媽媽道,“哦,對了,有一封你的信,大陸筆友來的。”
“啊,總算等到了!”周惠敏開心道,“今天很多同學都分享了跟筆友的交流,只有我不敢說話。”
拿到了信的周惠敏立即爬到自己的上鋪拆信。
開頭是“阿敏,見字如面”,嗯,果然是很有文化的樣子。
“收到這封信的我非常驚喜,不知是什么緣分讓我們成為了筆友,雖然我們年齡有差距,見識有差別,距離更是遠隔萬里,但我認定你這個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