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bbc找上的美影廠(保底1更)
梅文化學語還是有天賦,在餐桌上就開始跟柳如龍學起了簡單的粵語。
趙德彪發現自己學不來那玩意兒,于是開始擦拭自己的指虎,并尋摸再帶一把小刀子。
等回到宿舍,喬楓聽說了這兩個小子的大膽想法,沉默片刻后道:“如果你們在燕京街面上賣東西被抓了,打南門電話,我去撈你們。”
“楓哥!”兩人喊得那叫一個深情,那叫一個惡心。
這時魏明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你們準備了多少本錢?”
兩人對視一眼,然后彪子有些羞赧道:“我自己才不到一百,不過我跟燕子借了兩百塊。”
魏明驚了:“你跟燕子關系已經這么深了嗎?”
“沒有沒有!”彪子道,“我是說賺了錢分她,她才借的,而且她現在有工資拿,還有獎金收入。”
魏明:沒想到燕子還挺有商業頭腦,比智子強。
見魏明看向自己,梅文化道:“我找我姥支援了300塊。”
“所以你們都沒告訴父母?”
兩人對視一眼道:“肯定不敢啊!”
魏明想了想,翻了翻自己的柜子,從里面翻出幾張讀者來信里夾帶的廣東糧票:“這些你們拿著,就算是助力你們的夢想吧,別餓死在外面。”
“明哥!”兩人又開始深情且惡心。
“好好干,希望你們這次能發財,然后回來請我和楓哥去長征。”魏明鼓勵道。
像魏明能轉正是因為他太特殊了,但他們倆實在看不到希望,還不如搞點副業來的實際。
相處了半年時間,也知道他們什么脾氣秉性,彪子是個實在人,小梅雖然不那么實在,但也不壞,魏明希望身邊的人都有錢,他可不希望把貧富差距搞得太大。
無論什么年代貧富差距太大,窮的那一方就要心態失衡,甚至爆炸了。
又過了一天,彪子和小梅放假離開了北大,和他們一起離開的還有北大76級文科六個系的503名學生,他們在這天舉行了畢業典禮。
這些學生的特殊性在于,他們是北大最后一屆工農兵大學生,從此通過成分和推薦上大學這件事在中國基本絕跡。
而因為底子差,學習積極性不高,學術水平不高,這批學生跟后來輝煌的77、78、79三屆一比,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
不過放眼整個工農兵大學生時代,沙里淘金還是出了幾個人物的,比如王石、賈平娃、梁曉生等。
魏明和楊昊來給歡送畢業生活動拍照采訪。
拍完照剛要去吃飯,魏明看到劉振云沖他招手,然后就被他帶到了學一食堂,另外還有不少77、78中文系的學生。
他們一個個都愁容慘淡。
“怎么了這是?”
身為五四文學社社長的李志紅道:“我們今年,內容上其實問題不大。
有人說是因為這純黑封面惹的禍,還有人說是被人舉報了。
另外前陣子全國十三所大學文學刊物聯合搞的《這一代》雜志也是發行了一期就被取締了。
再有就是北島他們搞的《今天》雜志今年也會被正式認定為非法刊物。
當然,其實本來就是非法的,沒有拿到正式刊物資質的地下雜志。
學生里有人提議,能不能換個名字借殼重生。
“關鍵問題還是你們的雜志辦得好,影響力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北大了,自然會被重點關注,”魏明分析道,“除非你們能正式申請到刊號,有出版社和專業編輯背書,否則還不是說取締就取締。”
但申請正式刊號也并非易事,起碼北大沒資格。
北大前不久剛剛成立了北大出版社,但也是有限制的,只能從事關于教育和學術方面的著作以及期刊的出版,文學類雜志《未名湖》顯然不符合條件,所以學校也愛莫能助。
當然,自己在學校里印著玩玩無所謂,但出去賣錢就要管了。
小查道:“可我們后面還組了不少好稿子呢,真是可惜了,都是投稿人的心血啊。”
“這個我倒是可以幫忙,”魏明道,“我現在不是在校刊工作嗎,可以跟主編商量一下,給你們劃一個板塊,擇優刊載,人家校刊還給點稿費呢。”
梁左表示:“確實有,但不多。”
魏明:“給多少是多啊。”
劉振云:“就是,要啥自行車啊。”
梁左委屈:“我也沒說要自行車啊?”
現場氣氛總算歡快了一些。
(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