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翌日清晨,港島。
報攤的油墨味混合著海風的咸腥,在街巷間彌漫了開來。
接連好幾天,各大報刊的頭條,都被亞洲電視的大動作給占據了。
今天也沒有例外,那些報刊的編輯和記者們,可以說是對小林天望又愛又恨啊!
每次都能搞出大新聞來,但每次都是在大晚上的搞出來。
這就迫使他們不得不經常熬夜加班搞稿子了!
甚至于,現在都已經成為了慣性,每每各大報刊準備好的頭條新聞,在午夜十二點之前,都不敢真的放到印刷廠去,必須直到真的確定,小林天望那邊沒有搞出什么花樣來了,才敢付印。
而此時,在街頭巷尾的報攤,一份份帶著昨夜《超市大作戰》狂熱余溫的報紙,被港島市民們迅速搶購一空。
各大報章的頭版頭條,無一例外地被這場由亞洲電視掀起的“零元購”風暴給占據,討論的中心都是小林天望和他所策劃帶來的亞視《超市大作戰》節目。
不過,各大報紙的立場與風格,也是相當的涇渭分明。
《明報》頭版標題:
“《超市大作戰》引爆全民狂歡小林生再創綜藝奇觀”
內容簡述:“本報資深文化評論員撰文指出,亞洲電視新推綜藝《超市大作戰》,以其前所未有的互動模式與巨額獎勵機制,瞬間點燃港島市民熱情。
節目將“零元購”概念娛樂化、競技化,輔以惠康超市會員儲值聯動,堪稱營銷與娛樂結合的教科書級案例。
小林生再次證明其洞察人性與市場脈搏的非凡能力,節目雖形式新穎大膽,然其規則設計巧妙,秩序井然,不失為一次成功的商業娛樂探索。”
而且極為難得是,在《明報》的這一篇報道后面,金庸也沒忍住寫了幾行自己的評價與感受。
大體就是對小林生奇思妙想的贊嘆,按這樣的趨勢下去,亞洲電視可以完全取代tvb,成為港島市民們看電視的新選擇了。
甚至,金庸表示他昨天晚上也跟著湊了熱鬧,在樓下的惠康超市充值了三千港幣,希望有機會可以被抽中成為幸運顧客去“零元購”一番。
而《東方日報》頭版標題則是一如既往的夸張吸睛:
“瘋狂!惠康超市遭‘洗劫’!《超市大作戰》一夜吸金恐過千萬!”
內容簡述:“亞洲電視《超市大作戰》首播即創收視神話!節目現場火爆失控,市民如餓虎撲食,惠康超市貨架幾被掃空!
更勁爆的是,節目推出的會員儲值抽獎規則,如同點金術,一夜之間吸引數萬市民瘋狂充值,據傳吸金數額已突破天文數字!小林生點石成金,牛奶公司千萬廣告費,一日回本!tvb?已成昨日黃花!”
《星島日報》的頭版標題也很炸裂與夸張:
“惠康儲值卡熱爆全城《超市大作戰》開創電視新紀元”
內容簡述:“亞洲電視全新王牌綜藝《超市大作戰》震撼登場,由惠康超市獨家冠名。
節目創新性地將購物體驗轉化為緊張刺激的限時競技,并推出“儲值換時間”的會員福利,瞬間引爆全城參與熱情。
記者連夜走訪多家惠康分店,均見市民排長龍辦理儲值卡,場面堪比搶購潮。電視業界人士驚呼,此節目模式開全球先河,亞洲電視引領風潮。”
《大公報》頭版標題則是中規中矩:
“寓教于樂?《超市大作戰》引發消費新熱潮”
內容簡述:“亞洲電視繼《焦點訪談》后,再推大型綜藝《超市大作戰》。該節目以新穎的競賽形式,結合惠康超市的促銷活動,在港島掀起一股消費熱潮。
節目形式活潑,互動性強,受到不少市民歡迎。有觀點認為,此類節目在活躍市場、拉動內需方面或有積極作用,但其對消費觀念的引導,仍需觀察。”
《南華早報》卻是全英文的,面向的是在港的那些英國人,以及對外輸出到其他的國家,影響力也是不俗,標題為:
“超市大作戰熱潮席卷香港!亞視新游戲節目引發消費熱潮”
內容簡述:“亞洲電視(atv)推出的極具創新性的全新游戲節目《超市大作戰》在香港迅速走紅。
該節目以普通市民與時間賽跑、在惠康超市免費搶購盡可能多的商品為核心亮點,其獨特的節目形式以及頗具吸引力的會員聯動機制,一夜之間引發了前所未有的消費熱潮——這也標志著日本華裔傳媒大亨小林天望又一次大膽且成功的舉措。”
哪怕有些報紙一直都是站在小林天望的對立面,不管小林天望這邊整出一個什么來,都會叫囂著找負面和抨擊的觀點與角度。
但是這一次,面對亞洲電視推出的《超市大作戰》,這些報紙幾乎就沒有不叫好的了。
實在是這種形式的電視節目,太新穎,也太吸引人了。
不同于tvb過去那些精彩的電視節目,只是單純的吸引觀眾們看電視上的內容。
《超市大作戰》上面除了主持人呂瑞容之外,沒有一個算得上是明星的,全都是臨時幸運被抽中的正在逛超市的普通人。
這比碰到記者現場街訪都更讓人覺得新奇與刺激,更不用說,之后的活動與內容,是讓這些普通人推著購物車,在超市里面“零元購”。
街頭巷尾,茶餐廳,寫字樓,關于《超市大作戰》的討論,真的可以說是不分階層,也不分年齡階段,全都在熱議著。
在中環一棟高級寫字樓的茶水間,幾個西裝革履的白領端著咖啡。
“昨晚那個《超市大作戰》,看了沒?刺激啊!”
戴著金絲眼鏡的年輕經理李生,語氣帶著興奮說道,“那個阿婆搶米的樣子,笑死我了!六十秒,硬是扛了三大袋!這節目創意絕了,我在英國留學那么多年,bbc、itv都沒見過這么玩的!”
旁邊一位稍年長的同事推了推眼鏡,語氣帶著點無奈說道:“創意是夠創意,就是太燒錢。我老婆昨晚看完,魔怔了一樣,非說要去惠康充一萬塊,說反正這些錢都是要花的,白得一次上電視“零元購”的機會,能搶一百六十秒,夠我們家買一年的油鹽醬醋了!攔都攔不住!你說這叫什么事?”
嚯!
這可是一九七七年的一萬塊港幣啊!就是放在日后兩千年,敢往超市會員卡里充一萬塊的普通人都不多。
當然了,這也是林火旺設計的規則比較取巧。
普通充值的會員用戶,是有機率被抽中上電視參加零元購,而只要充值一萬塊的高級用戶,卻是能立馬就獲得零元購的機會,只要慢慢排隊就行。
并且,是按照充值的金額,來給定零元購的時間限制的。
這樣的規則設定,自然讓許多掌管家里開銷,兜里有錢的“師奶”們,產生了擋都擋不住的消費沖動。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這錢是存在超市里,又不是馬上就花掉,可以持續用來購物買日用品買菜的,這樣還很方便,不用帶錢包,只要帶會員卡就行了。
種種便利和理由,就促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會員充值。
“哈哈,嫂子有魄力啊!”另一個同事打趣道,“不過說真的,要是我被抽中,我肯定先沖煙酒柜臺!那些洋酒、香煙,單價高啊!搶到就是賺到!比搶米搶油劃算多了!六十秒,我能搬空半個柜臺!”
“想得美!規則說了,煙酒限量,而且那么多人盯著,你以為那么容易得手?”
李生卻是搖搖頭,但眼神里也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不過,這節目確實讓人看得心癢癢,有種自己也想去拼一把的沖動。小林生真是鬼才,牛奶公司這一千萬,花得太值了!”
而在九龍城寨附近的一家擁擠的茶餐廳里,討論的氣氛卻是更加的熱烈。
“丟!昨天后面上去的那個后生仔猛啊!抱著幾罐奶粉就跑,差點摔跤!不過他也是傻啊!要是我去,我就專拿貴的!奶粉、罐頭、火腿!實在不行,拿幾桶油也抵啊!”
一個穿著工裝的勞工,口沫橫飛的大叫道。
“阿強,你就吹吧!你以為那么好搶?時間那么短,路線沒規劃好,跑到地方東西都沒了!我看那個阿婆就聰明,盯著米糧區,穩賺不賠!”
旁邊一個姿色還不錯的師奶聞,卻是狠狠地白了他一眼,說道。
“就是就是,我今早也去惠康充了五百塊,碰碰運氣嘛!抽不中就當存錢買菜了。要是真抽中了,我就去拿洗衣粉、洗潔精這些,天天都用得著,省一點是一點!”另一個主婦也接話道。
此時,一個看起來像是小老板模樣的中年男卻是嗤笑一聲,很裝地說道“你們女人家就是小家子氣!要玩就玩大的!像我一樣充它一萬塊,直接就能排隊上,而且還有一百六十秒!足夠我掃蕩一圈了!惠康的進口貨也是不少的……”
而在銅鑼灣的報攤前,幾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也聚在一起,討論的竟然也是昨天晚上的《超市大作戰》節目內容。
“哇!昨晚那個節目太酷了!跟拍電影一樣!”
“是啊是啊,那個計時器滴滴滴的響,緊張死了!要是我在里面,估計手忙腳亂什么都拿不到!”
“你們說,下次會不會請明星去玩啊?要是能跟明星一起‘零元購’,那就爽翻了!”
“做夢吧你!不過,這節目是真好看,比tvb那些唱歌跳舞有意思多了!亞視現在真的是牛啊!”
港督府,會議室內。
那厚重的窗簾遮擋住了清晨的陽光,而室內卻是彌漫著咖啡的濃香和眾人一夜未眠的疲憊氣息。
很難想象,一向注重睡眠質量和私人時間的這些英國官員們,居然在昨天晚上被港督麥理浩爵士給硬叫到會議室來,激烈的爭吵議論了一夜的正事。
此時,麥理浩爵士無比心累的靠在椅背上,右手十分無力地揉了揉他那布滿血絲的眼睛。
而在他面前的長桌上,散落著的是各種臨時讓人找來的文件和報告。
所有的這些文件,所指向的核心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港府要如何應對亞洲電視那柄剛剛鑄就的名為《焦點訪談》的輿論利劍。
經過這徹夜的商討,港督麥理浩與新聞處、衛生署、市政局等各部門負責人的反復拉鋸下,最終一個初步的應對方案總算是有了雛形。
核心思路在多方的商討與妥協下,只能是“軟性介入”而非“硬性審查”。
沒辦法啊!
誰讓現在英國政府,不!應該說是整個西方世界,都在鼓吹著他們的什么民主與法治,論自由與新聞監督等等。
倘若因為《焦點訪談》的出現,港督府這邊公然將其叫停,或者說是將其納入到了港府的嚴格審查當中來,這樣雖然可以杜絕《焦點訪談》對港府和輿論的沖擊,但卻授人以柄,使得整個港英政府對于“民主與自由”的推崇,成為了一個笑話。
所以……
最后大家的意見,終于統一了下來,監管是肯定要監管的,但不能擺在明面上,更不能落人口舌。
最終,港督麥理浩拿著草擬的備忘錄,向在場的這些港府高級官員們宣布總結道
“先生們,《焦點訪談》的威力,我們都已見識。它揭露問題本身或許有其積極意義,但其方式過于激進,對政府威信沖擊太大。我們不能坐視它成為懸在港府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我們的策略是‘協商’與‘引導’。由新聞處牽頭,與亞洲電視,特別是小林先生本人溝通。
表達港府對輿論監督作用的尊重,但同時強調社會穩定和循序漸進的重要性。
建議《焦點訪談》在每期節目播出前,提前將調查內容概要及關鍵影像素材,提交給一個由新聞處、衛生署或其他相關職能部門代表組成的‘聯合咨詢小組’過目。
這個小組并非審查機構,而是提供‘專業建議’和‘風險提示’的溝通渠道。
比如,指出某些過于刺激的畫面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某些尚未完全核實的信息需要謹慎處理,或者某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希望節目在表述上能更‘建設性’一些。
目的是希望節目在保持批判性的同時,也能兼顧社會影響,避免像這次食品安全風暴一樣,瞬間引爆全民焦慮,讓港府陷入極其被動的救火狀態。
這需要技巧,先生們。既要讓小林天望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和‘尊重’,又要讓他明白,過度挑戰政府權威的后果。他不是莽夫,我相信他能理解其中的分寸。”
宣讀完畢之后,清晨的暉光也撒了進來。
其實對于這個結果,官員們從一開始都是心知肚明的。
港島現在實行的是西方的民主制,政府對于新聞機構和電視臺的約束說強也強,說弱也弱,而且這個權力還是不能隨意使用的。
尤其是在現在與大陸的關系如此緊張的前提下,港英政府如果干涉了亞洲電視的正常運營和報道,那恐怕立馬就會被左派報紙群起而毆之了。
之前右派所一直抨擊的,大陸這邊管控新聞媒體,沒有新聞自由權等等的控訴,就會變得毫無說服力。
所以,會議最終在各個官員們凝重的表情下結束了。
反正最終該頭疼的人是港督閣下,他們可不想再在這種沒意義的事情上,浪費哪怕一秒鐘了。
他們現在想著的,就是趕緊回到自己的家中,躲進被窩里先美美的補上一覺再說。
麥理浩也是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他的私人起居室,耗費了巨大的心力,又加上一夜無眠,他幾乎是剛進門就已經癱倒在了沙發上。
這一夜的殫精竭慮真的是讓他感到頭痛欲裂,連早餐都是毫無胃口。
“murray,你看起來累壞了。”
夫人鄧麗娉夫人端著一杯熱茶走過來,臉上卻帶著不同尋常的興奮光彩,“不過,在休息之前,你一定要看看這個!”
她不由分說地將一盤錄像帶塞進錄像機,按下了播放鍵。
電視屏幕上立刻出現了《超市大作戰》片頭那動感十足的畫面和呂瑞容充滿活力的聲音。
麥理浩起初有些茫然,他滿腦子還是《焦點訪談》和食品安全風暴的陰霾,對夫人突然讓他看綜藝節目感到不解。
但隨著節目的進行,看著超市里那些普通市民在倒計時中緊張、興奮、手忙腳亂地搶購商品,看著現場觀眾山呼海嘯般的吶喊,看著呂瑞容宣布儲值規則后電視機前仿佛能穿透屏幕的狂熱……麥理浩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疲憊的眼神中透出驚訝和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