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港島的街頭還帶著些許濕潤的涼意,報童們卻已經挎著沉甸甸的帆布包,穿梭在大街小巷,清脆的吆喝聲打破了寧靜。
“賣報啦!賣報啦!《亞洲日報》新鮮出爐!置地集團豪賭大陸電器,小林天望自尋死路!”
“《星島日報》看一看!內地電器積壓成山,置地巨額投資恐打水漂!”
“《明報》特價!日本電器壟斷全球,小林生逆勢而為,注定血虧!”
報童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不少早起的市民聞聲駐足,紛紛掏錢買報。
報紙的頭版頭條幾乎被同一則新聞霸占,那就是置地集團投資大陸電器廠商失利。
黑體加粗的標題格外刺眼,配上的照片更是觸目驚心,倉庫里密密麻麻堆著嶄新的電風扇、收音機、黑白電視機,有的紙箱已經受潮變形,顯然積壓了不短的時間。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連小林天望自己旗下的《亞洲日報》也避無可避,同樣就置地集團投資失利的新聞,進行大段分析與報道。
《亞洲日報》:“自小林天望接手置地集團以來,動作頻頻,一度讓人以為其有扭轉怡和頹勢之能。
近日,置地集團突然被發現斥巨資入股多家大陸電器廠商,在大陸寶安打造蛇口工業園區,此舉無異于飛蛾撲火。
當前全球家用電器市場,早已是日本企業的天下,松下、索尼、夏普等品牌憑借先進技術、穩定品質,占據全球八成以上份額,港島市民尚且青睞日產電器,海外市場更無需多。”
文章接著寫道:“大陸電器產業起步較晚,技術落后,工藝粗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本報記者實地探訪內地多家電器廠,所見皆是產品積壓倉庫、無人問津之景。
小林天望不顧市場規律,僅憑一時意氣便砸下重金,這般自負與魯莽,恐將置地集團數十年基業拖入深淵。
置地集團的資金本應聚焦港島地產核心業務,如今被分流至完全陌生的電器領域,且是前景黯淡的大陸廠商,等待小林生的,恐怕只有虧得一塌糊涂的結局。”
《星島日報》這邊則是引用了多位行業分析師的觀點:“日本電器的性價比、技術壁壘,絕非現階段大陸廠商所能企及。
消費者購買電器,圖的是實用耐用,大陸產品在這兩點上均無優勢。
置地集團此番投資,既無技術支撐,又無渠道優勢,更無品牌認可度,純屬盲目擴張。
我們預計,不出半年,置地集團的這筆投資便會面臨巨額虧損,進而影響其現金流,甚至可能波及核心的地產業務。”
而《明報》這邊對此的評論則是更加的尖銳。
“小林天望年少得志,接手置地后股價一度上漲,便自以為無所不能,飄得忘了自己幾斤幾兩。
港島商界從不缺年少有為者,但能長久立足的,無一不是謹小慎微、順勢而為之人。小林生逆勢挑戰日本電器巨頭,無異于以卵擊石。
置地集團市值沖到百億港幣,不過是市場一時的盲目追捧,如今負面消息曝光,股價必遭重挫,那些跟風買入的股民,怕是要遭殃了。”
其他一些小報也是開始紛紛跟風,標題更是一個比一個聳人聽聞,反正是怎么吸睛怎么寫。
“置地集團危矣!小林天望豪賭失敗將引火燒身”。
“大陸電器成燙手山芋,置地數十億資金被套牢”。
“日本電器壟斷下,小林生的癡心妄想終將一敗涂地”。
一時間,置地投資失敗的這則新聞,立馬就成了港島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
在上環的一家茶餐廳里,清晨的食客一般都是坐得滿滿當當,煙霧繚繞中,大家都看著今天新出的報紙,對上面的這則新聞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在娛樂活動比較缺乏的七八十年代,每天早上的這些新聞,就是茶餐廳里的“微博熱門頭條”,特別是涉及港島知名大公司,大家參與討論的熱度就更大了。
“阿強,你看了今天的報紙嗎?小林生這回可是闖大禍了!”
一個穿著工裝的中年男人,端著茶杯,嗓門十分洪亮地說道。
對面的年輕人阿強點了點頭,手里還攥著半張報紙說道:“看了!真沒想到,置地這么大的公司,居然去投資大陸電器。
我家里的電視機是松下的,用了三年都沒壞過,大陸的電器,那個質量和水平,誰敢買啊?”
鄰桌的老者也是搖搖頭,放下了筷子,嘆了一口氣道:“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啊!小林天望接手置地才幾個月,股價漲了點就飄飄然,以為自己是神仙?
日本電器的厲害,大家有目共睹,他居然去碰大陸的貨,想拿大陸電器和日本電器打擂臺,不輸才怪。”
“何止是虧啊,你看報紙上的照片,大陸電器倉庫堆到天花板,根本賣不出去。
置地投了這么多錢進去,到時候收不回來,現金流一斷,置地可能隨時都要倒閉啊!”
旁邊一個戴眼鏡的職員模樣的人,十分肯定地接話道。
茶餐廳老板則是擦著桌子,也笑著插了一句話道:“我前幾天還聽人說,置地的股票要漲到兩百塊,好多人跟風買。
現在出了這單新聞,今天開盤肯定跌慘了,那些人慘咯!”
“要我說,小林生就是太自負。他年紀輕輕就坐到這么高的位置,難免驕傲。
港島商界的老江湖,哪個不是步步為營?他倒好,直接闖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還要和日本巨頭對著干,不輸才怪。”
一個穿著西裝的生意人,更加果斷的說道。
而在旁邊的菜市場里,攤主們也是一邊招呼顧客,一邊議論著這件事。
賣菜的陳嬸給顧客稱著白菜,嘴里不停地叨道:“張太,你買今天的報紙看了嗎?小林天望竟然投資大陸電器,報紙說他要虧慘了!”
張太則是拎著菜籃子,笑著搖搖頭道:“聽說了!我家里的兒子前幾天還想買置地的股票,幸好我攔住了。
日本電器這么好用,大陸的產品,質量都不過關,誰會買啊?
他們的電風扇,怕是轉起來都不穩,收音機收臺都收不清,怎么賣得出去?”
旁邊賣魚的李叔也是笑著接口說道:“就是啊!我阿哥在電器行做事,他說大陸的電器根本無人問津,放在店鋪角落,幾個月都賣不出去一臺。
小林生居然投了十幾億進去,這筆錢肯定是要打水漂。”
“置地以前多威風啊,港島好多地標建筑都是他們的。落到這步田地,都是小林天望害的。”陳嬸感慨道。
寫字樓里,職員們趁著午休時間,也在討論著這則新聞。
“你看了今天的新聞嗎?置地要完了!”一個女職員對同事說。
“看了,嚇我一跳。我還有幾手置地的股票,今天開盤不知道要跌多少,真是欲哭無淚。”男同事一臉愁容道。
“誰讓你跟風買?之前就有人說小林天望太激進,你不信。現在好了,負面新聞一出,股價肯定狂跌,你趁早拋了吧!”女職員勸道。
“拋?今天開盤肯定好多人拋,根本賣不出去啊!而且跌得太狠,拋了就虧大了,不拋又怕繼續跌。”男同事一臉糾結地說道。
“要我說,小林天望就不該冒這個險。置地的核心業務是地產,安安穩穩做地產不好嗎?非要去搞電器,還要是大陸的電器,簡直是自尋死路。”另一個男職員說道。
街頭巷尾,無論是走路的路人,還是等公交車的乘客,幾乎都在談論著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