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話畢,猶如驚雷余音在所有人耳邊震蕩。
港督府門前廣場,港島的那番爭論與嘈雜,一下就陷入死寂。
數千圍觀民眾,在這一刻,就像是被人給扼住咽喉,只余攝像機的嗡鳴與風聲獵獵在作響。
港督麥理浩臉上之前的窘迫和慌亂,此時卻是被一股巨大的驚喜所取代了。
他身旁的妻子鄧麗娉也是眼前一亮,然后替丈夫狠狠松了一口氣。
匯豐頂樓,大班沈弼也是瞪大了眼睛,口中喝著咖啡,實際上卻是不停地在咀嚼著林火旺所說的“居者有其屋”計劃。
林火旺的這一次策略遠超普通的商業求救的范疇,高清照片、精確數據,一切都指向充分準備的布局。
沈弼原有的“捧殺”、“壓制”徹底失效,心底涌起的是對這個年輕人手腕的深深佩服與……一絲忌憚。
同時,他內心也有一種更加急迫,要將小林天望徹底拉攏過來的緊迫感。
tvb導播間,霍震挺本以為林火旺在港督府面前會是“搖尾乞憐的狗”,此刻這驚天逆轉反倒讓林火旺一下成為了港島底層民眾眼中“為民請命”的大救星,這讓他一時半會,真的難以接受。
怡和大廈,紐璧堅猛然醒悟,小林天望的這些準備,絕對不是臨時,他絕非真心為港島底層民眾考慮的“圣人”,怕不是從一開始收購置地股份的時候,就已經在做著這一套準備了?
如果是這般的話,他之前和沈弼一起,“強塞”置地給小林天望的戲碼,豈不是正遂了他的愿,豈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了?
電視鏡頭捕捉中,麥理浩接過文件,表情也是松了松,同時飛快而驚喜地掃過最上面的那些計劃概要。
眼神當中,也是綻放出了異彩來。
要知道,作為英國政府派往遠東的港督,麥理浩最本職的工作,其實還是要維持港島的穩定與繁榮。
至于說,英資企業的利益,他本能的當然是要保,可和他自身的政績、名聲比起來,又都是次要的了。
之前他也不是沒有想過,像小林天望提出的這樣,和房企合作,搞遠低于市場價的住房供應市場。
但這樣一來,利益受損最嚴重的,自然是握有大量土地開發地皮的英資企業了。
英資企業尚且沒有一家會贊成他的這個想法,更不用說實力更弱的華資企業了。
只是,港督麥理浩沒想到,小林天望接手置地之后,竟然舍得以損害置地集團的利益為條件,制定出“居者有其屋”這樣的計劃來。
“小林生,這份居者有其屋的計劃……的確,非常有價值。”
他用英粵混雜的特殊腔調強調“有價值”,意圖將林火旺的“請愿抗議”扭曲為“主動獻策”。
林火旺卻是嚴肅地應對道:
“爵士閣下!
港島民眾的苦難就在眼前!
居住尊嚴是人權基石!
關乎社會穩定與經濟長遠!
港府手握巨大資源,與民眾地獄般現實對照鮮明!
置地責無旁貸,愿在‘居者有其屋’計劃中全力以赴,以成本定價,懇請港府立刻特批地塊,授權置地牽頭開發!
時不我待!”
此一出……
人群中立馬就有了響應。
“居者有其屋!”
之前那名黃包師傅陳伯。用其嘶啞的吶喊瞬間引爆人群。
“居者有其屋!”
“我們要有屋住!”
“支持!支持小林聲……”
“支持置地!港府請有所作為……”
聲浪如洪流爆發,撼動港督府的高墻。
鏡頭中,無數底層民眾振臂高呼,林火旺傾刻之間,便成為這洶涌民意的化身。
因為這一次,是真正有港島的大亨,這些有錢人,站在他們這些底層民眾的角度來發聲。
絕大部分的港島民眾,其實都是從大陸逃難過來的。
背井離鄉,有個地方住就不錯了。勤勞而樸實的中國人民,從來不會怨天尤人,信奉的是自己雙手打拼出的財富與幸福。
哪怕風餐露宿,哪怕住鴿子籠般的住所,他們一直為了生存為了家人在努力賺錢。
他們幻想著,靠勤勞的雙手,給家人帶來更好的居住環境,給子女帶來更好的教育。
然而……
港島日益暴漲的房價,使得普通民眾距離這一目標越來越遠。
原先這些矛盾和情緒,只是積攢著,并沒有達到爆發出來的地步。
但是今天林火旺提前戳破了這個氣球,立馬可以說是喚醒了這些已經有些麻木的港島底層民眾了。
麥理浩清晰感到背后象征殖民權力的那扇大門,似在民意沖擊下變得滾滾發燙。
他胸有成竹,精心準備的要“禮貌拒絕”林火旺的劇本徹底被粉碎。
林火旺用民生重錘拖入港府不作為的核心議題,任何拒絕都將嚴重損害他苦心經營的親民形象,必須積極回應!
而且不得不說,林火旺真的給了他一個非常好的方向,甚至和他內心的想法,完全是不謀而合,甚至更加完美。
港督麥理浩是絕對想不到,林火旺正是掐準了時機,在這個時候,把原本歷史上就屬于他港督麥理浩自己提出的“居者有其屋”計劃,給先一步拿了出來。
甚至還進一步進行完善和升級,結合現有的置地集團配合與民意情況,大大擴大了“居者有其屋”計劃的范圍,以及基礎配置和數量。
林火旺這么做,也是有相當大的深意和謀劃的。
如果任憑歷史發展,港督麥理浩將憑借這一“居者有其屋”計劃,大大改善港英政府的形象,討好底層民眾。
但是從根本上,港英政府推出的半成品“居者有其屋”計劃,卻并沒有真正改善民生。
被嚴格控制數量的房屋數量,遠遠跟不上港島人口的增長,甚至因為這些計劃,從表面上反而大大緩解了港島房價高昂的矛盾。
也從另一方面,大大配合了李嘉城為主的這些華資無良房企大亨們推高港島房價的野心與計劃。